計劃 中國歌德學院提出問題,給出答案,通過現實與虛擬空間中開展的計劃促進中德兩國的交流與聯絡。 進行中 計劃 發酵站 處處皆是:發酵。網上和飲食屆都在熱烈討論的培育在玻璃罐裡的細菌和酵母,土陶發酵壇裡的乳酸,以及木盤中的麴黴菌,都到底是些什麼? 小曼老師和你聊聊中國互聯網 微博微信微啥? 微信,微博,支付寶還有快手……要讀懂中國,就要讀懂中國的網路,一位著名的女哲學家曾經這麼說。而我們邀請到棵小曼(Manya Koetse)來為我們講解。 這位來自荷蘭的漢學家還是探討中國社會潮流的著名博客What's On Weibo的主編,棵小曼定期來為我們分析熱門話題,病毒視頻,手機APP以及中國互聯網上的其他現象,又遠不止這些。 播客 798茶館 798茶館是我們關於中國、德國、藝術與新聞的播客。 採訪系列 做客歌德 文化界友人以及歌德學院的合作夥伴講述他們的創作以及項目,談到中國給他們留下的印象。 人與地方 鄉城專欄 中德鄉城專欄探索人與地方之間的某種特別關係。 © Goethe-Institut | 插圖: DOON 東 德國時下音樂 Popcast 搖滾,流行,說唱,電子…… 從慕尼克到柏林,DJ有待攜手歌德學院中國 ,挖掘德國當下最有態度的音樂。排行榜音樂千篇一律到面目模糊,歌德學院Popcast早就把音樂電磁波射向更遠處。 已完成 2020年柏林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博客 來自十四個國家的十六位元電影記者相聚在柏林,報導他們對柏林電影節的觀察。這些柏林電影節博客的撰稿人找尋故事,大螢幕上的故事和電影節帷幕背後的故事,2020年,柏林電影節正值70華誕。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 游戏中的丛林法则 一個遊戲永遠不僅僅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遊戲。2019年5月11日,“遊戲中的叢林法則” (Games and Politics)將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開幕。 寫作競賽 永生:末日的開端? 古埃及的法老王、中世紀的煉金術士、當今時代的億萬富翁——永生的願景讓他們如醉如癡。幾乎沒有任何一樣事物,能夠像永生一樣,讓我們能夠對其產生如此熱切與長久的想像與追求。永生的實現會給個人與社會帶來怎樣的後果?這一問題讓我們浮想聯翩。永生是末日的開端嗎? © Vivienne Chow IJP研究之旅 Vivienne Chow的柏林來信 在「柏林來信」中,香港記者Vivienne Chow記錄了她在德國首都藝術和文化界數月調查旅行的經歷。 小說翻譯項目 互聯翻譯 默克互聯翻譯項目嘗試建立一種以文學翻譯為內容的新型社交實踐。 © Pineapple Design 2014 紙張修復 紙張修復詞匯表 在西方各地,西方古籍和印刷品都會被保護和修復。 “紙張修復詞匯表”是為中外書籍及紙張修復專家在提供有關修復用語的必備工具。 © 尤利婭·豪瑟 (Julia Hosse) 漫畫行動 散步 針對以上問題,歌德學院(中國)和特別漫畫(SC)以“散步”之名發起一項漫畫活動,旨在關注城市生活中非主流的獨特的創造。 Future Perfect 為了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遵循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更多的想法及創意,但僅有這些還不夠。因此,在Future Perfect項目中,我們致力於收集勇於將思考付諸行動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個人,團體,民間社團,也可能是企業。 Design: Alexander Winkelmann 科技展會 A Better Version of You 藝術家們將與技術開發人員聯手,展示眾多足以塑造現在和未來的新應用和產品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數據夢 數字革命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如何能在這全新的世界中更好的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