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任何先进的科技看起来都与魔法无异”,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如是说。这句箴言越出科幻界,永存于大家的记忆。 科幻对于未来科技的遐想的确带领我们走进无法想象又无法解释的魔法世界。 科幻也同样让我们回想起熟悉的事物,犹如明镜,映照此地,此刻。本期专题正意图揭示中德两国科幻类型创作的古往今来。 © Glogger CC BY-NC-ND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未来研究 是科学研究还是科学幻想? 未来研究一直在专业学科领域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自从20世纪40年代其“身份”问题在科学界被首次提出以来,相关的激烈讨论从未停息。尽管如此,未来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科学幻想作品(Science Fiction)在近些年里也日益热门起来。 © 法斯宾德基金会 德国电影中的科幻世界 从巴伯斯贝格出发,到太空旅行 大约100 年前,德国电影里首次出现了登月的情景。此后德国制作了多部可以和好莱坞大片媲美的长盛经典作品。 © 奥莉维亚∙菲维克 Schwarzer Turm出版社 德国的科幻世界 未来世界在当代 德国的科幻世界传统久远。科幻世界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宇宙飞船和光剑,很多当代艺术家都致力于将科幻技术应用到到其创作中。 © 长春电影制片厂 回顾 中国科幻历史简介 科幻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似乎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刘慈欣《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的流行和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科幻,这时才发现,科幻在中国其实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 视觉中国 发展现状 中国科幻群英谱 以2010年刘慈欣《三体3:死神永生》的出版为分水岭,中国科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原先以短篇小说为主要产出、受众较为狭窄的杂志时代,进入图书、影视、动漫、周边等多媒体多部门产业化发展的新纪元。 版权:微图 中国科幻文学 突然发现的宇宙 中国科幻文学已存在百年,今天又被重新发现。 © Fabrice Florin, CC BY-NC-ND 2.0, via flickr 时间发生器 点亮时间的人(上) “‘时间’与其他物理量的纠缠关系,并没有一个逻辑上的必然,这只是宇宙天然而然的公理。理论上,‘时间’有没有可能与其他的物理量脱离关联?” © Fabrice Florin, CC BY-NC-ND 2.0, via flickr 时间发生器 点亮时间的人(下) “你知道吗,这块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设计寿命是二百八十年,电池已经使用了三百二十四年。灯随时可能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