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和讨论 德中科幻电影史

剧照 © 《大都会》

周六,2019年03月23日

17:00 - 19:00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合作伙伴:未来事务管理局
时间:2019年3月23日,17:00 – 19:00
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嘉宾:格奥尔格·赛斯伦,严蓬(电子骑士)
语言:中德,同声传译(需携带证件领取耳机)
免费入场
 
2019年3月23日,在“臆象宇宙”系列活动框架下,我们将举办讲座和讨论,与活动策划人、电影学者 格奥尔格·赛斯伦以及影评人严蓬共同回顾德中科幻电影史。
 
《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发中国舆论提出“2019: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概念。中国影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科幻片,最早科幻题材的电影甚至可追溯到1938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与《流浪地球》一样,文革之后的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也是一部由科幻作家(童恩正)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该片具有明显的冷战影响痕迹。1986年第五代著名导演黄建新执导的《错位》,站在今天回看,观众依旧能够惊讶于它的先锋性:影片中的机器仿生人反抗自己的创造者,故事同时犀利地批判了当时的官僚主义作风。上述两部入选此次展映的影片可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但科幻电影在中国却一直未能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电影类型,或在电影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某次接受采访时,《三体》作者刘慈欣谈到了西方科幻作品与中国科幻作品的区别,在他看来,前者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传统,往往是一些改头换面了的带有科技成分的圣经故事。对于德国批评家格奥尔格·赛斯伦而言,刘慈欣的这一重要观点主要是针对英美科幻作品而言,而德国科幻的这个特点并不十分明显。在德国,科幻作品往往是围绕某种意识形态或者说世界观所展开的探讨,不同程度上结合了对当下的评判和反思。科幻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科幻电影从一开始就蒙受着各种质疑,它被认为要么是充当某一特定的国家或社会形态的宣传工具(譬如《大都会》当年就曾被质疑宣扬“劳资和解”,因其与纳粹鼓吹的“手脑结合”的观念相左),要么便是针对类似的国家或社会形态所做的公开或隐蔽的批判,或是对前者的一种超越——诚然,德国“新浪潮”运动中为数不多的几部探索性的科幻作品,尤其是莱纳·韦尔纳·法斯宾德的《世界旦夕之间》是带有旗帜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的。
 
本次活动上,格奥尔格·赛斯伦和严蓬将分别就德国和中国的科幻电影史举办讲座,此后他们将进行一场对话并随后回答观众的问题。
 
格奥尔格·赛斯伦,作家、专栏作家,电影学者以及电影和文化评论家。他的影评和专著针砭时弊。在最新的出版物《高潮和常》中,他主要针对电视这一媒介以及当前政治事件以及发展进程进行讨论。赛斯伦曾在德国和外国多个高校担任讲师,并为《epd Film》电影杂志以及《法兰克福评论报》、《每日镜报》、《日报》和《时代周报》等报纸撰写文章。
 
严蓬,笔名电子骑士。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影评人。曾任《环球银幕》执行主编、时光网高级编辑、小马奔腾影业副总经理、竺灿影业副总裁等职,现任游族影业策划总监。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