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三月: 1367

Das Auge von Hongkong
© Goethe-Institut Hongkong

我們經常閱讀翻譯成中文的外語小說,在歌德學院的圖書館內,大家亦很容易找到翻譯成中文的德國當代小說。不過,被翻譯成德文的當代香港文學,相信在市場上則是絕少數。所以,當親手捧著陳浩基推理小說《13‧67》的德文版時,心裏竟然湧出一陣激動。
 
其實同樣的激動,在當天讀完《13‧67》中文版時經已感受過。多久沒有為一部香港推理小說廢寢忘餐過?多久沒有試過如此一氣呵成地讀完一本書? 又多久沒讀過一本如此拍案叫絕、叫人忍不住想馬上重讀的小說?閱讀陳浩基的《13‧67》,就給了筆者這種久違的閱讀經驗。
 
《13‧67》的主人翁是一位傳奇警探,作者透過這位警探一生遇過的幾件案件,貫通了近半個世紀與大多數香港人一同走過的重大事件,讀者一面跟著警探調查奇案,一面又見證著同氣連枝的社會演變,滄海桑田。作者明顯做了充足的資料搜集,在人物角色的設定上亦花足心思,不過作者真正厲害之處,是在推展情節上的「零破綻」。讀者跟著作者文字的層層推進,心思直飛到去最後一頁才發覺自己一直被作者操縱著,沒有生氣但有點措手不及,不禁莞爾佩服作者的寫作天才。
 
當然,書本以一位香港警探及警隊查案為主軸,由英國殖民時期的皇家香港警察,去到回歸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警察,當中警民關係的變化來到今天怎不叫香港讀者感慨萬千?如果當警察真的可以從電影學習,那麼由李修賢那個「公僕」年代,去到「無間道」的無間地獄,當中反映出來的又是一種怎樣的無奈?
 
感嘆太多,倒不如拿起厚厚的德文翻譯版本重讀一次。隔著一種比較陌生的語言,《13‧67》會否變成一本純粹一點的推理小說?

你可以在香港歌德學院的圖書館找到中文原裝版本以及德文翻譯版本的《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