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二月: 看見生命的火花
有否想過,在香港談到「老」這個字,彷彿便離不開醫療、護理、政府福利政策等等沉重的議題?「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除非像Kurt Cobain般27歲便撒手人寰,否則世上絕大多數人都一定要經歷「老」這一課題。在全球人口前所未有地老化之時,我們對「老」是否多可有多一點認識?
曾獲德國Robert Bosch Stiftung獎學金到德國交流的香港資深記者及編輯陳伊敏寫盡不同的社會議題,其中一個她關注闗心已久的題目則是「老」。《看見生命的火花》是她2017年到德國走訪十多個城市、進行近二百次訪問結集而成,一本思考年老的書。書中受訪的老人經歷歲年的洗滌,過著百花齊放的生活:80歲還可優雅獨居的、78歲還可失戀重來的、72歲仍要瘋電音跳熱舞的……老,原來並不單一。
讀陳伊敏的《看見生命的火花》彷彿為年老出了一口氣,與其問:「我們可以不變老嗎?」,不如問問:「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害怕變老?」明白了害怕的原因,就可以找出變革的方向與步伐。
引用作者在前言中的一段話作結:「老」不只是老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雖寫德國,但我選取的是香港可借鑒的視點,希望從中看見我們的優勢和潛力。最終,地域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對「老」這一課題時,能思索共同的困難與經驗,看見每個人的可能性──不管活到多少歲,都可以點燃生命的火花,都可以閃閃發光。
你可以在香港歌德學院的圖書館找到《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