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 台北雙年展

周六,2018年11月17日 -
周日,2019年03月10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雙年展

第11屆「台北雙年展」總共從19個國家邀請了41位創作者參團隊。這次的策展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透過歌德學院(台北)的協助,「2018台北雙年展」邀請了6位創作重心與德國息息相關的藝術家。他們分別為: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以及張懷文+MAS微建築研究室(Huai-Wen CHANG+Micro Architecture Studio,MAS)。
 
這次雙年展聚焦在人與自然的關聯性,此關聯性透過類似生態系統結構而顯現出來。藝術的交流應作爲社會實驗的平臺,並且是為了永續﹑增進共同利益﹑由基層發起俱加乘性的新的跨界可能性所創立的平臺。

Ingo Günther © Ingo Günther 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德國人,1957出生)早期的媒體作品以及新聞性的計劃在電視與平面媒體中得到強烈的回響。在為上述媒體所作的人造衛星收集來的數據之評估以及詮釋,古騰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身爲藝術家﹑特派記者以及作者他曾為德國與日本的新聞業工作。他為日本的Foresight 雜誌撰文。目前他是德國卡斯魯爾大學的教授。其作品獲得多次獎項。

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瑞典人,1968出生)是一位自然主義者,他的名聲建立於其探討人﹑自然與科技議題的創作。他透過影片﹑攝影﹑文本與裝置來聯結生物學者﹑人類學者與藝術家的關注以及描繪今天對自然的認知。他的作品是要讓人們對此議題更加敏感並且付諸行動。亨利克目前工作於德國柏林與瑞典法爾肯貝里(Falkenberg)。
 
Julian Charrière © Julian Charrière 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瑞士人,1987年出生),把自己定位為觀念藝術家,其創作是在自然科學對自然環境的觀點與文化史之間建立起橋梁。他的表演﹑雕刻﹑攝影是在偏僻地區的田野調查所形成的。他的主題是形塑自然概念的浪漫結構以及他所挑選出的地點中的地質物理上特別之處。在這次的雙年展中他將展出《變質岩系列六件》以及《消失的邀請》。夏利耶目前住在柏林。

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丹麥人,1973出生),他跨領域的創作探討的是自然與文化的公共與私人空間。他直接批判目前的生態與經濟實踐。因爲深深被大自然的活力所吸引,格林富特的作品主題是生態以及生態歷史﹑社會關係以及人們的主觀意識。他通常利用簡單的物件來闡明就在我們周遭卻被我們忽視的複雜的結構。在這次的台北雙年展中他的作品聚焦在飲用水的商業化以及名牌水的普及性。

Ursula Biemann © Ursula Biemann 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瑞士人,1955年出生),為藝術家﹑作家以及錄像散文家。她工作的重點是研究偏遠地方的氣候變遷以及油﹑水與冰之間的生態關係。近來她在氣候變遷的主題下,透過研究亞馬遜河流域以及討論北極生態開啓了不同物種的溝通以及錄像世界的創作。

Huai-Wen Chang © Huai-Wen Chang 張懷文(臺灣人)在德國斯圖加特成功取得建築碩士學位后,在2018年的台北雙年展中她與其團隊策劃的是一項文學相關的教育計劃,在其中探討微建築以及自然。《島嶼製圖以及未來建築實驗室》鼓勵革新的觀念並且提供當前環境問題比較積極的初步解決辦法。目前她任教淡江大學。
 

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