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展覽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 © 忠泰美術館

周六,2022年03月19日 -
周日,2022年07月31日

忠泰美術館及周邊公園戶外區域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展

未來,我們將如何活著?

一萬年後的未來與一秒鐘後的未來,在不同刻度的時間投射中,我們還是我們嗎?建構在物理空間中的身體記憶,還是被刻畫在區塊鏈中的數位行為,哪一個才能代表我們?「活著」的標準是透過生物自身的意識,抑或是機械數據的高低?人類自以為的社會體系會不會其實只是被另一個物種豢養的培養皿世界?未來,一個看似沒有限制的自由題,卻早已在各個面向佈下了伏筆,或拉扯或牽引著我們後退與前進。

本展《生生LIVES》作為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展,在面對如此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未來局勢,試圖重新省思與探問最根本卻也最激進的主題:「生命」、「生存」與「生活」。

本展主題與架構設定,源自於2019年開始美術館團隊持續定期的研究會議,在內部團隊共同摸索與凝聚出議題定為名詞「生/LIFE」與動詞「生/LIVE」的結合──《生生LIVES》──聚焦於「生」的複層解讀之後,邀請蔡宏賢與鄭慧華擔任本展共同策展人,李明璁、洪廣冀及鄭陸霖擔任策展顧問,共同加入這個持續一年以上的對話與討論,企圖以跨領域的對話與思考,探討在科技與人文交織的當代,面對未來,我們將何去何從?

本展邀請來自德國、加拿大、美國、英國、臺灣等共12組藝術家共同參與,策展人蔡宏賢與鄭慧華共同關注各種生命形式的可能性、生存哲學及倫理、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型態。策展人從文化及生物觀點,探討社會建構和生存形式,包含人與自然之間,資訊與意識之間的關係。

《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

住在柏林的藝術家與音樂家尼古拉斯‧布斯曼(Nicholas Bussmann)這次以《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這件聲音裝置作品參展。這是他第一次在台灣參展。
 
尼古拉斯·布斯曼的聲音裝置《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照片(剪輯): © 忠泰美術館

藝術家説明:
「撰寫一份關於「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的文本是矛盾的—我寧願和你當面交談,畢竟它關乎口語。

撰寫這份文本時,我犧牲了所有的精准、猶豫、態度和口音,那是我用我的嘴、我的肺、我的牙齒、我的身體去講述我的故事的方式。

當你看見這件藝術作品時,你所看見的,並不是「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你所聽見的也不是「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而是呼吸,來自不同嗓音的呼吸(你也可能會聽到自己的呼吸)。

〈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尚未存在。

一份口述檔案需要口耳相傳,被記住,被再次講述。講述,讓人記住,這是一個使人筋疲力竭的過程—這是一個古老的技巧。書面文字是一種測量工具,它產生距離,因為它永久的存在給出了參照點;書面文字對我們說:不明白的話,就再讀我一遍!書面文字總是和歷史銘文的虛榮有瓜葛。而口語想要成為被記住的事物,就必須被重複、挪用、重新詮釋和重建。那麼,我們為何需要〈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我們為何必須重新引入一個古老的、非仲介性的技術?因為我們需要許多小故事來讓自己被記住,我們需要敘事中的異音合唱來說明活著是值得的。我們需要許多理由來解釋死而無憾。說給年輕人聽、讓他們記住的話語,就是讓你能泰然面對自己死亡的話語。這份〈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是你們與在你們之後的世界分享的故事。」(文/尼古拉斯‧布斯曼)

尼古拉斯‧布斯曼 照片(私人):© 尼古拉斯‧布斯曼 尼古拉斯‧布斯曼
具有即興音樂創作背景的藝術家暨音樂家尼古拉斯‧布斯曼擅長為集體表演創造概念架構與具體場景。他最感興趣的是音樂、社會實踐,以及社會化之間緊密且具有歷史淵源的連結。他經常使用遊戲結構去探索社群、權力和語言等問題。因此,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與音樂家、科學家,以及藝術家協作,有時亦包括觀眾的參與。布斯曼目前在德國柏林生活與工作。

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