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二月
「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2023)

「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
©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本書精選五位當代德國劇作家的作品:馬琉斯.馮.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的《殉道者》、湯瑪斯.梅勒(Thomas Melle)的《 我們的照片》、諾拉.阿卜杜勒―馬克蘇德(Nora Abdel-Maksouds)的《 吉普車》、黎娜.葛蕾莉克(Lena Gorelik)的《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米蘭.加特(Milan Gather)的《莫妮卡奶奶 —甚麼?》,集結成《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
 
這五個劇本均由多個短場景構成,敘事節奏快速,主要以對話呈現,展現當代劇本與文化的特徵。故事分屬不同類型,卻都帶出了當代的重要社會議題 -- 宗教、教育、兒童性侵害、社會政策與階層問題、失智,此外也包括對既有規則的重新想像。而這些議題不僅在德國發生,也是全球都會面臨的,藉由將之呈現於舞台上,與公共領域產生對話與反思。

我們可以在書林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與2015年出版的《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2》中,觀察到過去二十年來,德國劇本在文本形式進行的各種新嘗試。從書林2023年出版的《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中,讀者將發現,生活在德國的劇作家們繼續以創新的方式說故事。我們所看到的並非大篇幅的實驗段落,而是讓新形式與短小輕薄的敘事風格進行更緊密的結合。

過去這十年來,在台灣總共有三本集結來自德國的當代劇作選被翻譯出版。相較於其他語言,德國的戲劇文學因而在本地呈現了更完整的面貌。於此過程中,台北歌德學院扮演了重要的推動角色。劇場總是受到他者的刺激而發展,而語言更是最難跨越的門檻,這也正凸顯了翻譯的重要性。戲劇文化的發展從來不是孤立,而是頻繁與他者對話。相信這三本劇作選的累積出版,不但豐富了戲劇演出文化的多元性,也讓大家意識到不同方向的劇本翻譯交流,在未來的重要與迫切性。

您可以在台北歌德學院的圖書資訊館裡,看到這本當代德國劇作選3的中文譯本。

*書籍的封面和內容簡介皆已獲得出版社同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