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系列展映和讨论 臆象宇宙

照片 | 《艺术少女》 © 汉堡电影研究所

周五,2019年03月22日 -
周日,2019年03月31日

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合作伙伴:未来事务管理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友情支持:中国电影资料馆
时间:2019年3月22日至31日
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策划:格奥尔格·赛斯伦(电影学者,评论家)
嘉宾:罗伯特· 布拉姆坎普(导演),邓韵(未来事务管理局vp,导演/策划人),姬少亭(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果壳网联合创始人),王昕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林品(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田卉群(电影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苏珊娜· 威尔里希(艺术家),巽(科幻设计师),严蓬(电子骑士)(影评人)
 
未来会是什么样?科幻电影为我们呈现乌托邦或异拓邦似的未来图景。它的诞生过程往往又刻上了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思潮的烙印。2019年3月22日至31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未来事务管理局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北京举办“臆象宇宙——科幻电影系列展映和讨论”活动。我们共同回顾德中科幻电影史,探索科幻的诸多可能性及其对于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思考。

《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发中国舆论提出“2019: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概念。中国影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科幻片,最早科幻题材的电影甚至可追溯到1938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上世纪60、80和90年代的本土科幻影片也参与构建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在某次接受采访时,《三体》作者刘慈欣谈到了西方科幻作品与中国科幻作品的区别,在他看来,前者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传统,往往是一些改头换面了的带有科技成分的圣经故事。对于德国批评家格奥尔格·赛斯伦而言,刘慈欣的这一重要观点主要是针对英美科幻作品而言,而德国科幻的这个特点并不十分明显。在德国,科幻作品往往是围绕某种意识形态或者说世界观所展开的探讨,不同程度上结合了对当下的评判和反思。

在“臆象宇宙”系列活动框架下,我们将展映11部德中科幻影史上的代表作,德中影评人将分别就德国和中国的科幻电影史举办讲座。我们还邀请德中电影人、评论家和科幻创作者从多个角度就科幻电影所涉及和引发的问题展开讨论。
 
“臆象宇宙”系列活动将展映以下影片,每部影片均配有导赏:
《大都会》(1927,弗里茨· 朗)
《月里嫦娥》(1929,弗里茨· 朗)
《黄金》(1934,卡尔· 哈特)
《沉默的星》(1960,库尔特· 梅切格)
《维利· 陶普勒和第六舰队的灭亡》(1972/1977,亚历山大· 克鲁格)
《世界旦夕之间》(1973,赖纳· 维尔纳· 法斯宾德)
《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张鸿眉)
《怪诞的奥兰多》(1981,乌尔里克· 奥廷格)
《错位》(1986,黄建新)
《七号试验台》(2002,罗伯特· 布拉姆坎普,苏珊娜·威尔里希)(导演亲临现场)
《艺术少女》(2013,罗伯特· 布拉姆坎普)(导演亲临现场)
 
同期活动:
讲座和对话“德中科幻电影史
视频辩论“臆象宇宙
论坛“当下:映像未来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