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陆:

直接前往内容(Alt 1) 直接前往总目录(Alt 2)

武汉依然行
始于武汉的德国殖民史

长江边的德国码头,1908年。左方为德国领馆,旁边是德华银行的支行。
长江边的德国码头,1908年。左方为德国领馆,旁边是德华银行的支行。 | © Studienwerk deutsches Leben in Ostasien e.V.

19世纪末,当时武汉尚分汉口、汉阳、武昌三座城市,长江和汉江在这里穿流而过,当时有100多万人生活于此。因为海船可以沿江而上到达内地,所以武汉注定要成为贸易重地。

作者: 爱德华·库格博士(Eduard Kögel)

    英国人早在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就在中国设立租界,俄法在1886年,德国在1895年,日本在1898年都紧随其后。德国领事馆于1888年在武汉成立。
 
    德国利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在中国划分了三个租界,第一个是汉口,几天之后又取得了天津,三年后德国在山东青岛建立了第三个租借地,青岛作为殖民地留在了人们的集体记忆中。
 
    德国的汉口租借地位于法国和日本租借地之间,坐落在长江河畔。早在1895年德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莱农(Gustav Leinung)就绘制出租界的第一幅地图,其面积为46公顷,临江的长度为一公里。三年后,德国议会在柏林讨论《关于天津和汉口德国租界的研究报告》,报告将租界的建立归因于英国人不允许德国商人使用他们的码头栈桥。德国当然明显有意于对中国的殖民占领,意欲扩张其势力范围。由于柏林政府没有相应的殖民管理机构,1897年德华银行就被委托安排处理殖民地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事宜。德国以超低价格剥夺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业主的财产,并为领事馆和市政厅的建立取得两块土地。   
 
    德国政府建筑师舜恩泽(Schönsee)1898年底受命于德华银行,来到汉口设计街道和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他让人铲平这片地域,在沿河方向填方,扩张了五米,用砂岩加固了河堤,并在此建造了伸向水面的宽阔台阶。长江水有季节性的变化,所以设计必须非常精确。英国、俄国、法国的街道网络都与现有的建筑相适应,但舜恩泽却让所有的建筑物以及地形都变得平整,目的是以直角状的街道网络为城市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基础。1899年德华银行开设了汉口分行,在过渡时期结束之后开始了自主管理。德国领事的建议是让德国人和中国人自由选择居住地点,但是德华银行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给土地出售带来困难,所以就产生了德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以及中国人各自独立的居住区,中国工人因此聚居在拥挤的区域。
 

  • 在长江和汉江上的汉口,汉阳和武昌。颜色表示扩张的德国租界 © Eduard Kögel
    在长江和汉江上的汉口,汉阳和武昌。颜色表示扩张的德国租界
  • 汉口1912年的各国租界,其中规则的长方形为德国租界 © Eduard Kögel
    汉口1912年的各国租界,其中规则的长方形为德国租界
    1899年春,德国威廉二世皇帝(1859–1941)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1862–1929)来到汉口,4月30日为码头奠基。沿江大道由此被称为海因里希大道,与之平行的一条大道是威廉大道,以威廉二世皇帝命名,第三条平行街道是租界的边缘,被称作弗里德里希(1831-1888)三世大道,他是海因里希和威廉的父亲。从河畔延伸至租界的街道都被冠以皇家女性成员的名字,如奥古斯塔街,都蕾特茵街等。平行的小巷被称作青岛巷、胶州巷、山东巷和萍乡巷,这些名字让人想起德国在中国的其他租界和势力范围。  

武汉因为先进的工业化程度被称作“中国的芝加哥”或“中国的曼彻斯特”,成为重要的铁路和水路交通枢纽。

 
    直到1906年柏林政府才允许在汉口成立正规的社区联合会,但是土地出售与建筑事宜进展缓慢。只有刚刚建成的德国领事馆自豪地向外宣布自己的野心,此外租界尚有四栋建筑正在修建。汉口租界自治的第一批行动就是修建市政厅,并附带警察局,旁边还附有监狱。Melchers & Co.公司负责街道的照明和租界的整体供电。1906年通往北京的铁路建成,运输工作得以简化,武汉因为先进的工业化程度被称作“中国的芝加哥”或“中国的曼彻斯特”,成为重要的铁路和水路交通枢纽。
1908年德国租界在汉口的中国部分 1908年德国租界在汉口的中国部分 | © Studienwerk deutsches Leben in Ostasien e.V.
    1908年,德国驻汉口机构出售了最后一块土地,随即解散。大部分土地都归属少数几个大公司,大都是德国公司,它们像经营工业区一样经营租界。中国工人住在拥挤的区域,距离长江最远。靠近江边的位置交错分布着几座宏伟的建筑物和多座仓库。市政厅1909年开设。当年的人口普查记录了130位欧洲人、235位日本人、受雇于欧洲公司的516位中国人以及其余2050位中国人居住在租界。当时有42座欧式住所、55座仓库、69座附加建筑、23座工厂以及382座中式建筑。1909/1910年间,外国人(英、法、德、俄、日)与当地政府谈判希望扩展租界无果。此时德国社区正在讨论如何改善租界的特点和外在形象。讨论结果1911年在建筑法规中记录在案。此后的高层建筑需要以德国建筑法为准,主要是出于防火的考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北京清王朝步向灭亡,革命在汉口也留下了印记。革命派希望利用外国人来要求扩大租界,但被中方巧妙驳回。1913年第一所德国学校成立。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经济造成了影响。德国汉口机构派人到青岛支持抗日,因为日本人想要扩张其在青岛的领地。由于缺乏德国补给的材料,德中技术大学的建设被迫停止。1915年英国人强迫德国雇佣的印度警察离职。当时有5所餐厅,街道上种植了365棵树木。1915年底最后一次人口普查表明有11207个人居住在德国租界,包括11位美国人、10726位中国人、11位丹麦人、116位德国人、96位英国人、4位法国人、10位意大利人、170位日本人、6位挪威人、10位奥地利人、16位菲律宾人、9位葡萄牙人、5位俄国人、8位瑞士人、5位土耳其人、4位罗马尼亚人,这其中有7177名男性,2615名女性,1400名儿童。

汉口德国租界存在了22年之后重新变回中国领地,成为第一个特区。

    为了从德国手中夺回在华殖民地的主权,1917年8月中国政府向德国宣战。汉口德国租界存在了22年之后重新变回中国领地,成为第一个特区,不久后由于第二个特区的缘故又得以扩展,1920年新苏维埃归还俄国租界。战争结束后大部分德国人被遣返。很多人在20年代的新形势下又返回中国,目的是重新恢复贸易活动。
 
    很长时间过去了,如今当然看不到那段历史留下的明显痕迹。街道的名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最初设计严谨的街道网络至今对公共空间仍然至关重要。相对于其他租界,昔日的德国租界还是辨识得出来。
 
资料来源:
托斯坦·沃纳(Torsten Warner),德国建筑在中国(Deutsche Architektur in China),柏林出版,1944;巴伐利亚慕尼黑国家图书馆;柏林外交部政治资料档案库;德意志银行历史研究所,法兰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