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演出 夜半鼓声

13./14.2019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时间:2019年7月13/14日,19:30
演出语言:德语,中英文字幕
导赏语言:德/英,中文翻译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请访问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主页在线购票 (http://www.tartscenter.com/item/2133.html)
 
在由吴氏策划联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合作主办的“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框架下,由克里斯托弗·卢平执导、慕尼黑室内剧院出品、首演参加2018年柏林戏剧节的《夜半鼓声》将于7月13和14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导演将亲临现场。北京观众将有幸在两日分别观看该剧的两个不同版本——布莱希特原著爱情故事版,以及卢平改编的革命结局版本。
 
1922年9月29日,《夜半鼓声》在慕尼黑室内剧院举行了世界首演。故事讲述了在经历多年战争囚禁之后,男子克拉格回到动乱中的柏林。他径直走向昔日的爱人,却在其父母家中得知,爱人已和在战争中投机倒把的奸商订婚,而这名奸商将有朝一日继承爱人父亲的工厂。在绝望和盛怒中,克拉格投身社会主义街头运动,成为斯巴达克起义中反对保守派政府的重要人物。占领新闻报道区的起义迫在眉睫,昔日的爱人却在此刻抛弃未婚夫,试图挽回旧爱。在爱情和起义面前,克拉格犹豫不决。
 
此次在北京的演出中,卢平执导的《夜半鼓声》将以两种结局呈现——选择爱情抑或选择革命:
 
布莱希特原著版《夜半鼓声》:
这一版由当时仅24岁的布莱希特于1922年创作,彼时他亦挣扎于其所处的时代,主人公克拉格选择了回归私人生活:他放弃起义,和妻子重归家庭生活。
该版上演时间:2019年7月13日
 
根据布莱希特《夜半鼓声》改编的版本:
这一版是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携剧团对布莱希特版剧情进行的重新演绎,克拉格选择了放弃回归私人生活转而投身政治:他抛下安娜,与革命分子一同前往新闻报道区。
该版上演时间:2019年7月14日
 
 
《夜半鼓声》于2017年12月14日在慕尼黑室内剧院首演,并受邀参加柏林戏剧节2018年柏林戏剧节。柏林戏剧节评审委员会对该剧评价道:
 
1922年9月29日,奥托‧法尔肯伯格首次将布莱希特的剧作《夜半鼓声》搬上慕尼黑室内剧院的舞台。时隔百年,克里斯托弗·卢平在故地重导这一扣人心弦的作品,致敬往昔、赞颂未来。剧中,演员们通过模仿当时的表演形态,与今天的戏剧传统形成强烈对比。该剧讲述了作为战争囚犯重归故土的安德雷亚斯·克拉格不得不在革命与爱情之间做出抉择的故事。外部的斯巴达克起义席卷柏林,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却翘首以盼。青年布莱希特将克拉格送到了安娜的床上,却在晚年对此结局提出质疑。因此,卢平导演了“布莱希特原著版”和“根据布莱希特改编版”。两个版本的演出都将带来绝无仅有的戏剧体验。观众将在两小时中度过一个轻松愉悦、触及内心并启发自我的夜晚,这是关于戏剧的力量、新时代的来临和无限的爱。
 
 
主创团队
主演:克里斯汀·勒贝尔,达米安·雷贝茨,汉内斯·赫尔曼,尼尔斯·卡恩瓦尔德,韦布克·莫伦豪尔,韦碧克·普尔斯
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
舞美设计:乔纳森•默茨
服装:琳恩·施温恩
音乐:克里斯托弗·哈特,达米安·雷贝茨,保罗·汉金森
灯光:克里斯汀· 施维克
戏剧构作:卡汀卡·迪克
 
 
关于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
 
克里斯托弗·卢平1985年出生于汉诺威,自2016/17戏剧季以来一直担任慕尼黑室内剧院的驻院导演。在开始导演专业学习之前,卢平曾在家乡的汉诺威剧院协助工作。此后,他先后在苏黎世艺术大学和汉堡艺术学院学习导演。他的早期作品诞生于汉堡:他在坎波纳格文化中心导演了《菲罗克忒忒斯》和《化身博士》,并在圣保利剧院导演了《仇恨》。大学期间,他在基尔剧院执导了比约恩·比克尔的《非法》。此外,他曾创作多部戏剧作品,参加了包括汉堡卡尔斯塔特戏剧节和吉森话语戏剧节在内的多个戏剧节。他于2011年完成学业,并因其在法兰克福剧院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随即获得慕尼黑人民剧院激进艺术节的邀请。在斯图加特剧院,他根据托马斯·温特伯格和摩根斯·卢科夫的同名电影改编了《家宴》,并被邀请参加2015年的柏林戏剧节。2014年和2015年,克里斯托弗·卢平两次被戏剧杂志《今日戏剧》的评论家调查选为“年度新生代导演”。如今,卢平活跃在柏林、汉堡、苏黎世和斯图加特等地的舞台上。他在慕尼黑室内剧院的首次亮相出现在2015/16戏剧季,他改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玩家》。自2016/17戏剧季以来,克里斯托弗·卢平担任慕尼黑室内剧院的驻院导演。在2016/17戏剧季中,除米兰达·裘丽的《第一个坏人》和其本人的《哈姆雷特》之外,卢平还根据乔治·佩雷克的小说创作了长期戏剧项目《人生拼图版》。2017/18戏剧季,他在慕尼黑室内剧院执导了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并获得2018年柏林戏剧节的邀请。其作品《狄俄尼索斯之城》拉开了慕尼黑室内剧院2018/19戏剧季的序幕。
 
 

媒体评论

“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在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手中变成了一部令人兴奋地浑身冒汗的作品,该剧于1922年慕尼黑室内剧院世界首演
 
导演卢平设计了两个的版本(一个是“遵循布莱希特”原著的结局,另一个是“根据布莱希特”演绎的结局),根据剧院演出排期交替上演。尽管如此,这两个版本都以舞台景片被拆除,送入碎木机发出喧闹噪音的场景收尾,导演在诸多情节紧凑、变化多端的舞台调度选择中,最后决定了这个结尾的设置。卢平丰富的导演设计让观众随时跳进跳出,观众在剧中既能跳脱出表演的情境,又被剧中的情节吸引……
 
演员阵容不大,但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内聚力和强度……
 
离开剧院走在慕尼黑优雅的‘第五大道’麦斯米兰大街,你可能会感到震撼、消沉或振奋……卢平先生的作品带给你一丝小确丧,有一丝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味。”
 
—— 《纽约时报》
 
 
“本剧前两幕采用了1922年首演时舞台设计的翻新布景:布景画风童稚,在大风吹斜的摩天大楼下,遮掩着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的家。演员姿态和措辞看起来也犹如剪纸一般。舞美和演员的这种美学依据是一致……当女演员韦碧克·普尔斯不惜自毁形象,在一段表现主义风格的独舞中装扮成乌鸦母亲时,这个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剪影片先驱导演洛特·赖尼格的作品中。”
——《法兰克福汇报》
 
 
“舞台强大,反响热烈。”
——《奥格斯堡汇报》
 
 
“从第四幕开始,剧情走向从历史记忆中完全抽离,彻底打破常规。正是这种对所有布莱希特惯例出其不意的反叛,让这幕的场景被赋予了些许诗意。”
——《慕尼黑水星报》
 
 
“本次慕尼黑室内剧院的复排可以使你重新认识这部作品,重新发现在以往曾经遗失的东西。狂野的语言、犀利的措辞,揭开市民、战争政治和革命的假面,当时的‘报纸’(也就是当今的媒体)和戏剧作为一个公开展示的平台:这一切都表明史诗戏剧源起于全景监狱的敞视精神,即监视机制的理性规训精神。”
——《慕尼黑晚报》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