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及網上講座
香港之聲

LITERATURE IN THE WORST/BEST OF TIME – HONG KONG VOICES
© Goethe-Institut Hongkong

文學最壞/最好的時刻

香港歌德學院圖書館

繼我們文學最壞/最好的時刻 - 香港與白羅斯作家對談,一系列活動後,我們將以幾篇散文為例,進一步探討近年香港文學現況。本次活動將是一場由三位本地作家與兩位初到香港的德籍學者的邂逅。Kathrin Bode 和 Jörn Grundmann 於 2019年底來到香港,正好見證了 2019/20 年的大規模社會運動。於2021年初次見面後,兩人決定合作推動一項翻譯項目,將關於過往幾年的社會變遷與此次香港社會運動的數篇短篇小說翻譯,並以德文出版一冊合集。經過六個多月後,目前該翻譯工作正積極進行中,並將藉此機會邀請他們翻譯作品的三位原著作家謝曉虹、李智良和盧卓倫在歌德學院一同導讀他們的作品。粵語導讀將由Bode 和 Grundmann同步進行德語口譯。本活動亦為不懂德語和粵語的訪客提供英文譯本。導讀結束後,作者和譯者們將以英文進行討論。

報名 - 現場講座 報名 - 網上參與 IV. 香港之聲

講者:

謝曉虹,作家,香港《字花》雜誌發起人。小說《旅行之家》曾獲第十五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理髮》獲第一屆大學文學獎小說組冠軍,《床》獲2004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冠軍,2003年出版小說作品集《好黑》獲2005年第八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雙年獎。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在2020年以中文出版。英文版本(由Natascha Bruce翻譯)獲得了PEN Heim大獎,將於2023年由美國的Graywolf出版社和英國的Fitzcarraldo出版社出版。德文版(由Marc Hermann翻譯)即將於2022年由Büchergilde出版。


李智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畢業,曾從事研究助理、翻譯、編輯等「自由工作」。1990 年代中開始投稿報章副刊及流行雜誌,著有詩/短篇小說集《白瓷》(1999)、散文集《房間》(2008)、攝影誌《海邊草更藍》、短篇小說集《渡日若渡海》,散文及小說收入多種香港文學選集,曾獲「香港書獎」及「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近年於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兼職,任教創意寫作、文學與電影相關科目。


盧卓倫,寫作興趣始於小學年期,輾轉間,由工作回到大學修讀社會工作學士,期間重拾寫作,於202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同年,首本小說集《夜海》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 現為社工的他不忘寫作,作品散見於多份文學雜誌。 最近,受到香港文學館及鄧小樺邀請,盧卓倫與藝術家蘇詠寶共同創作,以小說及裝置藝術品展現出對「薑」的聯想,作品展於2021香港文學季展覽。
 

主持:

Kathrin Bode 於德國波昂和湖北武漢學習漢語。她曾任教於波昂大學和科隆大學,並於 2015 年至 2019 年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擔任德語教師。2020年起,她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她曾將中國作家葉聖陶和周大新的短篇小說進行中德翻譯,並於最近翻譯了林白的詩。目前正著手翻譯馮驥才的短篇小說集。於不久前她剛接觸到香港文學,並對這個文學領域的活力和創造力非常感興趣。她希望能夠藉由為香港文學作品翻譯以及透過這次活動,讓更多的德語讀者了解香港文學。


顧永光(Joern Peter Grundmann),德國波昂大學東亞研究學士,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愛丁堡大學亞洲學院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永光的研究領域主要包含古代中國歷史語言研究及先秦思想與概念史。近年來他重燃他起初讀大學時對當代華語文學的熱情,並與Kathrin Bode合作將一系列當代香港短篇小說翻譯成德文。

詳情

香港歌德學院圖書館

灣仔港灣道2號
香港藝術中心14樓

語言: 英文
消費: 請於2021年12月14日前登記留座。

+852 2829 9917 library-hongkong@goeth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