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
書和人

書和人
© 楊夢茹

去年十一月,「默克互聯翻譯專案」在首爾歌德學院鳴槍開跑,2018法蘭克福書展收割成果;離境時,機場的海關人員天外飛來一筆,好一場奇特的書和人相遇!

從首爾到法蘭克福
去年十一月,首爾歌德學院策畫了「默克互聯翻譯專案」,選定《背對世界》(Die Welt im Rücken),作為譯介到東亞、南亞、東南亞共十國的書。這是一場前所未見的實驗,主辦單位還為譯者與作者架設了電子書交流平台,讓我們遇到問題時不再孤軍奮鬥,互相討論之餘,也歡迎作者答客問。

早在去年十位譯者齊聚首爾開研習會時,我們便獲悉全部應邀參加2018年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接近書展開幕的十月十日前,我們陸續接到愈來愈豐富的行程表;近一年以來,《背對世界》這本書為我們建立起同甘共苦的情感,對於即將遠赴法蘭克福,雖然各國譯者進度不一,但重逢讓我們欣喜。
 
帶著疑問上路
法蘭克福書展適逢七十周年,能夠親臨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國際出版趨勢指標的現場,這機會何其珍貴!但我們是有任務的,其中十月十一日下午舉行的座談會,行前譯者們皆感好奇,不知這場由作者梅勒先生(Thomas Melle),外蒙、日本、印度馬拉地文三位譯者擔綱,首爾歌德學院院長Stucken女士主持的重頭戲的走向如何?

除此之外,其實我們心頭還懸著若干疑問:譬如有三百年歷史的大藥廠,駐首爾的默克慷慨解囊背後的因素。以及為何一本榮膺同時譯為十種語文的書,卻讓我們吃足苦頭,而非優哉游哉玩賞於文字之間?

《背對世界》的作者梅勒是嚴重躁鬱症患者,兩次發病,歷時六年,這本書是他進行的一次不遮掩的審視,意欲「揭開整個波譜」(das ganze Spektrum abdeckt)。唉,除非專家運用特殊儀器,波譜既看不到也抓不著,難怪全書充盈著魔幻般的描述,迷離的心境,以及不一致的分析。想當然爾加重了翻譯的難度。

因此,參訪此書的Rowohl出版社的攤位絕對有必要,今年的圖書獎作品“Archipel“(群島)也由他們出版;《背對世界》2016年進入圖書獎的決審名單。這兩項佳績,足以證明編輯眼光獨到。
 
書展也是交易
走在法蘭克福書展占地592,127平方公尺,共計十個館,世界排名上僅次於漢諾威與上海展覽館的現場,你很容易迷失。除了精心設計的書攤,為了增加吸引力,連廚具公司Miele, 以鍋子見長的Fissler也設置了烹調攤位,而今年主題國喬治亞共和國,在主打童書之餘,又推出美酒品嘗等。一旦你因工作人員親切的笑容和比手畫腳停下腳步,一不留神就分心了。

然而,當我於自由運用時段,瀏覽各館及各攤位時,不免心生感概。即使是書,仍需讀者購買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法蘭克福書展是一場書和人交會的場子,同時也是交易所在地。

所以,首爾歌德學院特別商請書展單位讓我們進入「幕後」(Kulisse)一窺究竟,除非有約並登記在案,任何出版商與經紀人不可能進入這個嚴密管理的地方。一張張桌子,輕隔間的一方天地,就是各國出版社推銷及談判合作條件的地方。聽說作者鮮少在此露面,避免讓人一眼看出身分,牆上桌上光禿禿一片。這個看似單調,卻暗藏獲利與市場評估的地方,有多少商業機密隱隱流動?

書和人 
座談會機鋒處處
座談會在我們翹首期待下登場,默克藥廠代表致詞時撥開雲霧:老默克(Johann Heinrich Merck) 不僅是大文豪歌德的摯友,更是《浮士德》中的魔鬼,名喚梅菲斯托(Mephisto)的原型!青年歌德曾經從家鄉法蘭克福徒步到鄰近的達姆城(Darmstadt), 今日的德國鐵路快則一刻鐘,慢則半小時有餘才能抵達的距離,原來是身兼出版人、編輯、自然科學研究者的老默克與歌德友誼留下來的佳話。至於默克藥廠的總部位於達姆城,就不必解釋了。

請問作者梅勒先生:幾位譯者同時針對書中某個描述或某個詞彙提問時,您的感受如何?

請問譯者:不同於以前譯書過程得自己上山下海蒐羅解答,此番電子書交流平台是否改變了你們翻譯的態度與方式?

忽然間,梅勒與《背對世界》這本書不是舞台上的焦點,「默克互聯翻譯專案」才是重心。令人竊喜者,梅勒坦承,譯者頻頻追問之時,不免心生不安:自己是否表達不夠精確?至於譯者,在有作者本尊為後盾的情況下,卻又擺盪於權威解答未必盡信的矛盾之間。

這場座談會充分道出了譯者面對這本實驗性質很強的書的心情,我們不由得點頭稱是,用力鼓掌。全球化及數位化勢不可擋,首爾歌德學院企劃的這個專案,確實改變了翻譯方式;作家無不企望作品搬上世界舞台,然而筆下鋪陳的故事是否有必要超越國界、文化隔膜?

書和人  
尼安德塔人
書展結束,離開前我在法蘭克福機場辦理退稅,笑咪咪的海關人員問我:尼安德塔人的中文怎麼寫?這個問題當然出乎我意料,所幸我曾於一次單車長征途中,誤闖進萊因河邊的博物館呢。回想在德國求學期間,我遇到的奇人奇事不算少,這個插曲為「默克互聯翻譯專案」的法蘭克福書展之行平添趣味,聊以詮釋這場書和人相遇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