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捷徑:

直接前往內容(Alt 1) 直接前往總目錄(Alt 2)
Das Design der Ausstellung „Queer as German Folk“ entwickelt von der Berliner Agentur chezweitzGrafik: chezweitz

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

在紐約發生了石牆事件的半世紀之後,為酷兒爭取權力的活動到今日還持續的進行著。歌德學院不僅支持最新時代的辯論,且以多樣性的方式喚醒大家對酷兒歷史的記憶。


數位展覽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實體展覽結束之後,大家依然可以上網參觀本展,網路版的展覽網址為 queerexhibition.org, 且附有中文繁體字的翻譯選項。

Tour durch das Schwule Museum Berlin-Vorschau © 柏林同性

柏林同性戀博物館導覽

柏林同性戀博物館的董事Birgit Bosold為1985年即建立的博物館製作了一場影像導覽。
今天,對於其他的博物館、大學、文化機構以及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和倡議人士,柏林同性戀博物館是全球研究、保存和展示酷兒文化和歷史以及性和性別多樣性最重要的重鎮。


展覽在台北

Queeres Leben Veranstaltung Taipei © 台北當代藝術館

「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在台北當代藝術館

在石牆事件發生50週年之際,紐約歌德學院於2019年與柏林同性戀博物館和柏林聯邦政治教育中心聯合策劃「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展覽。

繼北美、德國、香港和上海之後,「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展覽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展期從2022年10月21日到12月25日。此展覽講述了過去50年中,LGBTQI+群體(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雙性人、酷兒和跨性別者)在兩德分裂期間,為了爭取關注、認可和平等而奮鬥的故事。


展覽團隊

展覽團隊

本展覽由柏林同性戀博物館的策展人Birgit Bosold和Carina Klugbauer共同策劃。


酷兒人生

Queeres Leben © Rolf Fischer Berlin

酷兒人生

世界上的酷兒社團有多麼豐富精彩,推動他們的議題就有多麼多元,從各方面反思自己的故事,從多面向觀察今日與明日的酷兒人生。我們收集了一些意見,這些看法多采多姿、個人化、令人驚喜:流暢無阻的酷兒身分批判性速寫。


德國酷兒電影

Wieland Speck,是柏林影展「世界電影大觀」單元的資深策展人,這個競賽項目裡傳統上會收到許多同性戀以及跨性別主題的電影參加競賽。歌德學院委托Speck建立一個德國酷兒電影的清單,並闡明其重要性。此外,Speck也是泰迪熊獎的發起人,這是全世界最具規模的影展中唯一的官方酷兒電影獎項。以下的電影推薦文章是Speck個人的獨道見解。

  • 「警校禁戀」電影片段 (Ausschnitt) © Salzgeber & Co. Medien GmbH
    「警校禁戀」電影片段
  • 「西方人」電影片段 (Ausschnitt) © Wieland Speck
    「西方人」電影片段
  • 「馬背上的青春」電影片段 (Ausschnitt) © Salzgeber & Co. Medien GmbH
    「馬背上的青春」電影片段
  • 「兩個母親」電影片段 (Ausschnitt) © Filmakademie Baden-Württemberg GmbH
    「兩個母親」電影片段


專為學德文的人設計的酷兒問答

專為學德文的人設計的酷兒問答

美國紐約歌德學院針對德國酷兒計畫所開發的課程材料(一個從年輕人角度編寫的多媒體手冊)促成了於教授年輕人文化相關課程及多樣的德國脈動的同時,能夠並行思考個人認同議題。
 


合作夥伴

「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展覽由歌德學院、柏林同性戀博物館和柏林聯邦政治教育中心聯合策劃。

Logo Schwules Museum Berlin Logo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當地合作夥伴

我們由衷感謝當地的合作夥伴,讓本次展覽得以順利在台北舉行。

MoCA TAIPEI Logo Deutsches Instutit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