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
網路是能源饕客

全球公認,資料中心要為使用網路所消耗的三分之一能源負起責任。
全球公認,資料中心要為使用網路所消耗的三分之一能源負起責任。 | 照片(細節):© Adobe

帶著自己的咖啡杯出門,或者在超市購物時不使用塑膠袋:這期間以來,更多環保意識並願意承擔責任,已經成為了許多德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們鮮少捫心自問,每一次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或者每傳送一張照片,是否真的有必要 – 因為這些行為也對環境有害。

使用網路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傷害?至少每次都消耗許多能源,遠遠超過筆記型電腦或智慧型手機所消耗的能源。每當我們在串流媒體上,或者瀏覽影片時,很少花時間想一想:數據之所以能夠轉換,只有透過複雜的傳輸網絡、網路連結點以及資料中心各項設施一途。其中有一部分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因為網路上的轉載量不斷攀升 – 每年約增加百分之三十 – ,因為使用網路而產生的能源消耗也隨之增加。
 
試舉一例:在谷歌上搜尋一次,若是在二零零九年時如此這般一次,每小時會消耗0.3瓦特的電,大約等於點亮一個六十瓦特的燈泡十八秒所需。根據二零一八年的估量,每一秒鐘,在谷歌上約有五萬次的搜尋量。再來計算一下其他的用途,譬如每分鐘在YouTube上傳的影片,二零一八年的消耗量為每小時10.6兆瓦。光是這一項就和有數百萬人口的漢堡所消耗的電量等量齊觀了(二零一八年每小時11.9兆瓦)
 
雖然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企業,但離全面攻下網路還早得很,根據估量,每次網路消耗的能源總量中,僅有百分之五落在這家大企業上。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網路的能源使用效能呢?

綠能資料中心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有三種網路使用範圍所消耗的能源量彼此相差無幾:網路設施、數據儀器如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我們用來連接網路的技術設備之外,消耗能源特別多的,就屬資料中心了。偌大的空間排列整齊的一個個伺服器,用各種訊息將網路填滿,網路搜尋、雲端備份、社群媒體、串流音樂以及許多諸如此類的東西,才因此可以被使用。計算機除了消耗能源,冷卻所放置的空間也耗費很多電量,因為各系統製造了不少廢熱。
 
這裡,就是各種技術上場的時候了,希望藉此把資料中心打造得更符合生態概念,所謂的廢熱利用,就是嘗試回收計算機產生的廢熱,再轉成新能源。譬如,用水使計算機降溫,然後加熱使得這些廢水變成能源載體。如此一來,資料中心的熱水需求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還能儲存一部分用作冷卻;後者是利用吸附式冷卻器,從熱水中製造能源,用來冷卻。瑞典的人把資料中心一部分的廢熱輸送到遠方的供熱網絡,用它來給各家各戶供暖,游泳池或洗衣房也從這種區域供熱中得到好處。
 
德國可以節省下來的電量高得驚人:德國資料中心每小時能轉換的熱能達十三兆瓦,幾乎都沒有輸送到附近予以再利用;這個數字差不多等於柏林一整年的用電量。雖然德國企業在這方面的技術領先全球,卻在國內的資料中心廢能再利用一事上普遍顯得意興闌珊。研究顯示,這主要是因為經驗不足,同時又欠缺完整的計畫和推動政策。然而大部分的德國資料中心經營者都看出了這項技術利用的巨大潛力,有四分之一的經營者已在規劃,下次更新設備時要引進廢熱利用。效能提高之外,資料中心投入再生能源利用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這方面德國看起來好多了:近百分之三十的資料中心經營者表示,可以完全使用再生能源。
 
以政策而言,資料中心愈環保愈好,聯邦政府頒發的環保標章「藍天使」,自二零一五年以來,也把資料中心列為對象,頒發給有效利用能源、使用再生能源,並且發揮最大產能的資料中心。只不過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幾家中心獲頒這張證書。

能源效率無法平衡持續增加的消耗

網路使用率在德國也不斷增加,更多新的資料中心因而成立,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種趨勢:隨著更大的網路化以及大眾對新的數據運用如飢似渴,例如自駕車,數據量以及能源需求也將跟著增加。
 
雖然人工智慧領域致力於對環境友善,但調查卻顯示出目前主要的一個趨勢:儘管資料中心、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的能源效能愈來愈高,但節省下來的能源,卻仍舊無法與隨網路成長而日益增加的使用量平衡過來。因此,數位化必須符合環境的容忍程度這個公眾議題,就更加重要了。單只資料中心效能增加一事,譬如藉由廢熱利用,就能形成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下次有人若想把晚餐的照片傳給朋友群時,也許會停下來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