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捷徑:

直接前往內容(Alt 1) 直接前往總目錄(Alt 2)

柏林影展部落客答客問
柏林影展何去何從?

瑪莉安特・李森貝克與卡洛・夏堤安
照片(細節):Eibner / Juergen Biniasch © picture alliance

迪特・柯斯利克(Dieter Kosslick)不再當主席了,而是由瑪莉安特・李森貝克(Mariette Rissenbeek)、卡洛・夏堤安(Carlo Chatrian)接掌策畫:管理階層更迭後,你是否察覺出「改革之風」,若有,有那些改變呢?

Gabriele Magro Foto: © privat 加百列·馬格羅(Gabriele Magro) – 義大利: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柏林影展,所以很難拿來與前幾年的比較,但我可以確切地指出兩點:這裡的氣氛充滿了活力,而且我很高興有這麼多義大利人來參加電影節 – 從電影工作者到導演都有 – 在柏林這裡展示他們的工作成果。

Ieva Šukytė Foto: © privat 伊娃・舒克特(Ieva Sukyte) – 立陶宛:今年的電影節最大的改變是嶄新的比賽單元《遇見》(Encounters),當然,包括短片,一共有三百五十部電影參賽,想要一下子掌握所有新片的概況很不容易。此外,又取消了在柏林影展最重要的電影院之一,索尼中心的Cinestar電影院放映影片,對電影圈的人和媒體人士而言,想要追蹤其他單元的電影節目,變得更難了。但這是新的頂尖雙人組接掌管理後的第一年,我們看得出來,他們兩個都選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因為今年的競賽片比前一年影展發佈的精彩多了。
 
Erick Estrada Foto: © privat 埃里克·埃斯特拉達(Erick Estrada) – 墨西哥:毫無疑問:柏林影展期間,察覺得出柏林以及全世界都在改變。去年我第一次來參加柏林影展,我必須說,柏林影展的視角有了變化。我不確定我的用詞是否正確,但我的感覺是,所有在影片中反覆向我訴說的古老故事,出現了新的聲音以及新的場景。簡單的說:(美好)的古老故事增添了新的色彩。
 
Sarah Ward Foto: © Privat 莎拉・瓦爾德(Sarah Ward) – 澳洲:像柏林影展這樣盛大且包羅萬象的電影節,不可能只靠新上任的頂尖雙人組就氣象一新,何況第七十屆柏林影展要慶祝的是它長久的歷史、累積的資產以及它寫下的歷史,於是,更不容易談創新了。根據二零二零年發佈的影展消息 – 雖然設置了一個新的競賽單元《遇見》 -- 更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即將發生更多變化的預兆,類似一場大規模的改變。雖然,新上任的藝術總監卡洛・夏堤安端出了另類的節目,論及品味、興趣以及重點,都與之前的主席迪特・柯斯利克截然不同。
 
Javier H. Estrada Foto: © privat 哈維爾·H·埃斯特拉達(Javier H. Estrada) – 西班牙:十五年來,我每年必來參加柏林影展,我可以信心滿滿的說,這是最有趣,最能發人深省、鼓舞人心的一次。參加正式比賽的不乏精采絕倫的影片,例如《勇敢的人(暫譯)》(DAU),可以看見伊利亞・克爾扎諾夫斯基(Ilya Khrzhanovsky)、耶卡特琳娜·奧特爾(Jekaterina Oertel)執導的《娜塔莎(暫譯)》(Natasha) – 今年節目中的一個重要作品,我認為要是放在過去幾年的電影節,被遴選出來的機會不大。除此之外,在《遇見》這個單元還可發掘出幾部當代電影院裡具有冒險風格又勇氣十足的作品。

Yun-hua Chen Foto: © privat 陳韻華 – 中國:我喜歡今年的節目沒有那麼包山包海,能讓人感受到電影藝術的手法。此外,有關《傳承》的對談,把電影節帶入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視角。雖然競賽以及《遇見》單元的界線還有待劃分,但卻激發我們考慮,把幾部電影分配給好幾個單元的可能性。事實上,今年有一部出自《遇見》單元的影片特別讓我印象深刻:《與生俱來的麻煩》(暫譯,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海報上不復見柏林影展那頭熊的身影,讓我有點兒難過,我真的很想念牠。
 
Egor Moskvitin Foto: © Privat 伊戈爾·莫斯克維京(Egor Moskvitin) – 俄國:這才是我第三次參加柏林影展,我擔心我的看法說服力不夠。我當然看得出來,新的管理團隊堅守住電影節至今不墜的原則、結構以及邏輯。為參加主要競賽而挑選出來的影片,一如既往,透過來自不同文化與國家的藝術家的眼光,來探索我們賴以生活的這個世界之錯綜複雜。除此之外,有幾部電影不受時代限制,例如《第一頭母牛》(暫譯,First Cow)和《日子》(暫譯,Days),時代精神以及當前的衝突不是敘述的主題,主要涉及人性的本質。有些影片則會讓來參觀影展的人有興趣討論,譬如,講故事時,倫理或者美學觀點,何者才是重心?柏林影展看起來守住了它長期以來的路線,想必多需要一些時間,才察覺出真正的改變。
 
Anjana Singh Foto: © privat 安傑娜·辛格(Anjana Singh) – 印度:今年因為換了管理高層,我反而察覺不出任何「改革之風」!影片選的非常好,電影節本身和迪特・柯斯里克(Dieter Kosslick)當主席時一樣策畫得盡善盡美。可惜的是柏林影展的應用程式被刪掉了。

Berlinale-Blogger Andrea D'Addio Foto: © Privat 安德雷亞·達迪奥(Andrea D’Addio) – 義大利:我這是第十三次參加柏林影展了,相較於之前的電影節,無法斷言這次的有何重大改變。以我看來,在舊與新之間的藝術表現上,其實是有一種持續性的。要察覺出這些「改革之風」的成果,猜想需要更多時間吧。我只注意到今年放映的電影比以往少,因此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同業以及觀眾們討論電影,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Hyunjin Park Foto: © privat 朴賢真(Hyunjin Park) – 韓國:今年每個單元都清楚的分門別類,在我看來是好事。此外,管理團隊很用心地把永續性和多樣性納入電影節的題目之中,對此我心存感激。尤其是性別平等的領域,我認為已獲致重大進展。這是新的管理團隊第一年的工作表現,我很高興他們經營有成。
 
Philipp Bühler Foto: © Privat 菲力普·布呂勒(Philipp Bühler) – 德國:羅加諾(Locarno, 瑞士直轄市)的陽光尚未照耀在波茲坦廣場上,管理團隊更新之後,主要的改變體現在節目縮減上。與競賽有關的,是《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勇敢的人》、《娜塔莎》;克里斯揚・沛佐、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以及莎莉・波特(Sally Potter)的影片 – 猜想都是影展前主席柯斯里克不會錯過的電影。我想,要等未來幾年中與其他單元進行複雜的磋商之後,才會有較為重大的改變。有趣的第二場競賽《遇見》就是第一個跡象。

Camila Gonzatto Foto: © Privat 卡蜜拉・龔薩托(Camila Gonzatto) – 巴西:柏林影展有一種嶄新的風貌,新的管理團隊向來能營造出一種新鮮的目光,即使重新分配的單元還顯得略為混亂,卻帶來新的氛圍。至於改變,則顯現在銀幕上,多場分布於全城各地的展覽,使得觀眾不再以波茲坦廣場為中心點。不過,如此一來,也少了幾分那種置身於影展群眾之中的感覺。


Berlinale-Bloggerin Jutta Brendemühl Foto (Ausschnitt): © Goethe-Institut 尤塔・布蘭德穆爾(Jutta Brendemühl) – 加拿大:「這個電影節不需要徹底的改變」,第七十屆柏林影展開幕前,夏堤安如此表示。接下來,他實施了一些他想要、也有一些他不想要有的改變:頂尖雙人組、新的團隊,減少百分之十五的電影。刪掉的計有:許多場記者會、兩個單元。新推出的是:和坎城以及威尼斯影展一樣,有一個第二種競賽。遴選影片到最後,不會如預期般的那樣,是「專門放映藝術片的電影院」,可惜不如我們希望的那樣本土化。變化頗多,但光靠一場電影節不會創造出新紀元來。為瑪莉安特和卡洛的膽量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