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
雅恩·克诺普夫《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
© 社科文献出版社·索恩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时间:2020年6月13日,14:00 – 15:30
嘉宾:黄河清,赵志勇
语言:中文
参与方式:
活动免费,名额有限,需报名参加。如想本次参加活动,请于6月3日18点前微信在线报名。报名需提供姓名、手机号以及快递地址,并用一句话注明对于布莱希特及其戏剧的理解。被选中的参与者将被电话告知。参与者名单也将于6月4日随当日微信推送公布。每名参与者将免费获得中文版《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一本,并需于读书沙龙举办前读完该书,并在活动上参与讨论。进入798园区需登记测体温并佩戴口罩,参与活动期间,需与其他参与者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构建了一种20世纪上半叶市民批判性艺术家生存状况的范式。在那个时期,德国的大地上发生了对世界政治产生影响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随后侵袭了整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本性。布莱希特犹如这个时代细心的编年史家,同时,由于他以诗歌、歌曲、全篇小说、长篇小说、电影和戏剧的方式记录了这部编年史,因此它能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世人提供娱乐:布莱希特的编年史经受了“昏暗年代”的考验,并且仍将经受未来时代——但愿它不会再度昏暗——的考验。
——雅恩·克诺普夫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生活——一个重新讲述的关于这位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故事。他本人及其作品经受了层层政治阻碍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他不属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雅恩·克诺普夫是两德统一后的首位布莱希特研究者。在他眼中,布莱希特是个具有超凡魅力又难以相处的人,一个天才又分裂的艺术家。他在1920年代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后被迫流亡,在好莱坞经历失败,之后又和东柏林剧团重新取得胜利。克诺普夫生动多姿地描绘了与其作品的诞生密切相关的布莱希特的生活状况和故事,他的友谊和爱情。

2018年,雅恩·克诺普夫的《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中文版在歌德学院(中国)的翻译资助项目支持下,由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在本次读书沙龙中,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将邀请戏剧专家赵志勇教授和该书译者黄河清与观众展开对话交流。本次活动将招募15到20名现场参与者。

雅恩·克诺普夫,生于1944年,是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文学教授及该校贝托尔德·布莱希特研究室主任。他写过关于约翰·彼得·黑伯尔和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多部著作,还是布莱希特读本的出版人和布莱希特作品评论版在柏林和法兰克福的共同出版人。

赵志勇,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戏剧戏曲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美学、当代剧场、应用戏剧和社区艺术,曾发表多篇关于布莱希特的论文。教学研究之余致力于推动中国大陆社区戏剧,十余年来先后在城边村流动人口社区、珠三角工业园区、打工子弟学校、边疆少数民族村寨等场域开展戏剧工作坊。曾指导打工女性组成的戏剧小组进行戏剧创作,帮助她们用艺术进行自我发声,提高流动女工的社会能见度,打开社会公共场域对底层议题的讨论空间。与女工们一起创作的戏剧作品曾在2014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2015/2016/2017年打工春晚、2019年南锣鼓巷戏剧节、2020年荷兰鹿特丹国际社区艺术节展演。

黄河清,生于山东青岛,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2012年以来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德语系,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并同时从事德语文学的汉译工作。
 
为促进当代德语文献在非德语世界的传播,歌德学院翻译资助计划对德语图书在国外的出版提供了有力支持。自2009年起,歌德学院中国在总部的翻译资助计划下补充了一个全新资助计划。 这一计划迄今资助了140余本德语著作在中国的出版。

详情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语言: 中文
消费: 免费。需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