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捷徑:

直接前往內容(Alt 1) 直接前往總目錄(Alt 2)

柏林影展部落客答客問
沒有錯覺嗎?

愛麗莎・希特曼執導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愛麗莎・希特曼執導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榮獲第七十屆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 | 照片:© 2019 Courtesy of Focus Features

根據卡洛・夏堤安(Carlo Chatrian)的說法,競賽片實事求是的以當代為準,這些電影的陰鬱氛圍是否合宜,或者這種積極正面又具建設性的觀點符合大家期待?

Gabriele Magro Foto: © privat 加百列·馬格羅(Gabriele Magro) – 義大利:繼二零零八年的經濟危機之後,爆發了一場可能對未來十年產生深遠影響的文化危機,截至目前被視為西方社會基礎的各種制度與價值,根基均遭到動搖:民主政治、遷徙自由、家庭、宗教、社會安全。今年參加競賽的影片中,有許多角色要為他們在世上的一席之地而奮鬥,許多角色幻想破滅、觀點陰沉,足以說明我們今日迫切需要回顧過去。

Ieva Šukytė Foto: © privat 伊娃・舒克特(Ieva Sukyte) – 立陶宛: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種族主義、歧視少數民族,又要面對氣候變遷等,所以許多影片無法規避事實。來自全世界的導演指出他們的國家遇到的問題,並且提出文化方面的大哉問,對我們來說,今天還有甚麼比勾勒出一幅積極正面的世界圖像來得重要?

Erick Estrada Foto: © privat 埃里克·埃斯特拉達(Erick Estrada)– 墨西哥:我向來熱愛這場電影競賽,但我特別喜歡今年的版本。今年的賽事確實烙上了某種程度實事求是的印記,但我認為觀看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的電影很重要,因為當前的世界並非一個讓人覺得舒適的地方。深入分析電影和故事,是引起真正改變的最佳途徑。電影必須再度向我們下戰帖。


Sarah Ward Foto: © Privat 莎拉・瓦爾德(Sarah Ward) – 澳洲: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執導的《西伯利亞》(暫譯,Siberia)是好是壞,可能是今年柏林影展上引起兩極化爭論最多的一部電影,但仍然是我們有幸在這場電影節的核心部分體驗到的,一個關於多樣性內容的出色譬喻。威廉・達佛(Willem Dafoe)飾演的角色展開一場追尋,當電影工作者深入研究一場電影嘉年華的節目,也會踏上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旅程,他們同時還要和各種情感與觀點對質:糾結以及讓人神經緊繃的轉折,例如娜塔莉亞・梅塔(Natalia Meta)執導的《入侵者》(暫譯,The Intruder ),洪常秀(Hong Sang-soo)導演,辛辣諷刺的《逃跑的女人》(The Woman Who Ran),菲力普・加瑞爾(Philippe Garell)導演,令人憂傷心痛的《淚之鹽》(Le Sel des Larmes),或者是愛麗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執導,反映當前命運,震撼人心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這裡提出的片子都是當下閃過我腦海的。

Javier H. Estrada Foto: © privat 哈維爾·H·埃斯特拉達(Javier H. Estrada) – 西班牙:這場競賽沒有傳達出一個正面的願景,這話說的沒錯,對我來說,它形塑出當今世界不無遺憾的狀態。以金熊獎得主,罕默德・拉索羅夫(Mohammad Rasoulof)執導的《那裡沒有撒旦》(Sheytan vojud nadarad)為例,我認為他把伊朗並不特別樂觀的真實情況呈現了出來。也有進一步的深度觀察,例如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執導的《西伯利亞》(Siberia),透過他的鏡頭把我們帶往人類心靈的曲折小徑上,藉此討論一個不受時代限制且普遍存在的題目。

Yun-hua Chen Foto: © privat 陳韻華 – 中國:電影院不是建立正面積極又有建設性的世界觀的地方,它是揭露既美麗非凡卻也醜陋,充滿希望同時也毫無希望的世界真面目的地方。好的電影會激發觀眾提出適切的問題,並且彼此討論;但不是讓我們藉此逃離真實的生活。無論陰暗與否,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在這個前提下,《刪除歷史》(Effacer l’Historique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如何有效的利用電影院,把我們受到科技與官僚主義支配的日常生活,況且而其支配方式荒唐又糟糕的現象,用幽默的手法表現出來。

Michal Zielinski Foto: © privat 米浩·傑林斯基(Michal Zielinski) – 波蘭: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傾向於比較關心危險的事物。一些新聞編輯部甚至說: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尤其在我們這個全球化、網路化的世界裡,我們應該在好與壞之間努力達致一種平衡。我個人比較喜歡陰鬱一些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讓我有更貼近真實人生的感覺。最後我要說,這是我個人的認知偏差,為了讓自己獲致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我應該平衡這種認知偏差。無論這世界上有多少惡劣的事情,總是還有好事發生。有時候,我覺得正面看待這個世界很勇敢。

Anjana Singh Foto: © privat 安傑娜·辛格(Anjana Singh) – 印度:我認為把當今的情況呈現在大銀幕上非常重要,但我又認為,絕對有必要傳達如何面對這些事情的方法,這樣我們走出戲院時,才不會心懷憤怒和無力感。指出解決問題的方向頗為有益,但恐怕並非時時皆為可行。

Egor Moskvitin Foto: © Privat 伊戈爾·莫斯克維京(Egor Moskvitin) – 俄國:我記得去年柏林影展的開幕片是《陌生人的善意》(暫譯,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接下來有一大堆探索我們人類殘酷以及險惡的片子。我非常喜歡這種充滿譏刺的意味,對我來說,今年這種調調卻發展成一種黑色幽默:開幕片是一則寓言,藉著這個虛構故事呈現世界陰暗的那一面。我認為藝術應該呼應它所形成的年代,因此,我贊同今年的影展以悲觀為基調。我同時卻也相信,藝術會提醒我們所擁有的崇高志向,讓我們記得那些能夠勇敢的採取行動,以及慷慨犧牲的人。基於這個原因,我偏愛以負面眼光來觀看世界,卻用正面角度觀察人性的的電影。很幸運的,今年的節目單上有不少這類的影片。

Hyunjin Park Foto: © privat 朴賢真(Hyunjin Park) – 韓國:在我看來,今年的競賽中有許多作品以清晰且平和的方式把真實情況傳達出來,用不經偽裝、實事求是的觀點來看待事實,固然令人沮喪,但卻也從我的角度拋出關於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這些問題,難道不是正面積極而且有益的嗎?

Berlinale-Blogger Andrea D'Addio Foto: © Privat 安德雷亞·達迪奥(Andrea D'Addio) – 義大利:我沒有偏愛哪種類型的電影,我喜歡用巧妙、格調高雅以及客觀的方式鼓勵觀眾思考的影片。如果這些目標都達到了,無論一部電影說的是當前的時事,或者與人的心靈有關,都以某種方式也討論了我們所處的現在。

Camila Gonzatto Foto: © Privat

卡蜜拉・龔薩托(Camila Gonzatto) – 巴西:電影是時代的一面鏡子與挑戰,都是這個世界必須面對的,世上的傳統與保守主義與日俱增,並且與近幾十年來的社會進步正面對質;所以才會毀譽參半。我認為這不是最陰鬱的一次柏林影展。譬如《全景》以及《論壇》這兩個單元,就把過去幾年在敘利亞發生的戰爭拍成很濃烈的電影。電影一如既往是一門藝術,能讓我們展開行動,同時激勵我們思索問題。我認為在艱難的時期拍攝這類的電影很重要。

 
Philipp Bühler Foto: © Privat 菲力普·布呂勒(Philipp Bühler) – 德國:《觀眾的電影節》的這個概念,有點兒讓人感到困惑,柏林影展長期以來就是陰鬱電影的嘉年華。我可以說,第七十屆的柏林影展在這方面的改變並不多。你很難在這裡找到純粹的娛樂片,也沒有人希望在這裡看到娛樂片。然而,如果實事求是、政治,甚至很挑釁的電影必須和其他題材相互平衡,應該很不錯。長時間只吃一種食物畢竟很不健康,電影藝術也一樣。

Berlinale-Bloggerin Jutta Brendemühl Foto (Ausschnitt): © Goethe-Institut 尤塔‧布蘭德穆爾(Jutta Brendemühl) – 加拿大:無論恰不恰當,反烏托邦就是我們的真實情況,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標誌。我們只想著與柏林影展開幕同步發生的駭人的大屠殺。我希望這次有更多更感人、更吸引人、更肆無忌憚的電影。有些片子似乎涉及太多政治議題,但表現的力道與深度卻不如預期;這樣的片子十分陰沉,卻不夠透徹。這些話不適合用在出其不意對今日的歐洲正面對決的《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 – 非常陰鬱,但又不是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