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導讀講座暨讀劇演出 從青少年到社會舞台: 當代德語戲劇的創意實踐

《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 © 書林書店

周五,2023年02月03日

16:45 - 17:45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1館

2023 台北國際書展 德國館系列活動

舞台語言的巴別塔

我們可以在書林出版社於2012年出版的《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與於2015年出版的《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2》中,觀察到過去二十年中,劇本在文本形式進行各種新嘗試。在今年,即2022年,書林再接再厲出版的《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一書中,讀者會發現,生活在德國的劇作家們繼續以創新的方式說故事。我們看不到大篇幅的實驗段落,而是讓新形式與短小輕薄的敘事風格進行更緊密的結合。

過去這十年來,共有三本集結了當代來自德國的劇作選被翻譯出版,也因此,德國的戲劇文學,相較其他語言,在台灣有更完整的呈現面貌。在這過程當中,台北歌德學院扮演了重要的推動角色。劇場總是受到他者的刺激而發展,而語言更是最難跨越的門檻,這也正凸顯了翻譯的重要性。如同德國當代的劇本寫作最初也受到英國新文本的刺激,而英國當年又受益於布萊希特的戲劇。戲劇文化的發展從來不是孤立,而是頻繁與他者對話。相信這三本劇作選的累積出版,不但豐富了演出文化的多元性,也讓大家意識到不同方向的劇本翻譯交流,在未來的重要與迫切性。

2月3日的講座除了有戲劇顧問耿一偉老師和詩人作家彤雅立的劇場理論的分析和探討之外,還邀請到劇場表演工作者為台北國際書展的讀者朋友們實際演譯兩段劇本,讓讀者更加深刻體驗德國劇場的演化和進步。

耿一偉 照片(裁剪):© 法國炸影像工作室 主持人暨與談人 戲劇顧問 耿一偉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臺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他台大哲學系畢業並於布拉格音樂學院研究默劇。他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17),倪匡科幻獎首獎得主,獲頒德台友誼獎章、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他從2018年起擔任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的策展人,2019年起擔任艋舺國際舞蹈節的共同策展人。2020年,他與蕭淑文共同擔任北美館《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的策展人。

著有《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喚醒東方歐蘭朵》、《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動作的文藝復興:現代默劇小史》等,譯有《劍橋劇場研究入門》、《空的空間》、《布拉格畫像》、《給菲莉絲的情書》等。近期作品包括北美館展覽”食物箴言”開幕演出「藝術的重量」(2015)、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的講座行動-裝置藝術「拉然巴在美術館」(2016)、展覽”社交場”於北美館大廳的空間裝置「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2017)等。

彤雅立 © 照片(私人):彤雅立 與談人 詩人 作家 彤雅立

彤雅立,本名周郁文,現為輔仁大學德語系助理教授、輔仁大學德語系學生媒介「D-Lab 台德跨文化實驗室」(Deutsch-taiwanisches Interkulturelles Labor / German-taiwanese Intercultural Laboratory)協同創辦人暨指導老師。

學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電影學博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天主教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系學士。

曾獲獎助:獲邀參加柏林文學學會(Literarisches Kolloquium Berlin, LCB)「中德翻譯工作坊」(ViceVersa: Deutsch-Chinesische Übersetzerwerkstatt, 2015)、獲羅伯特‧博世基金會(Robert Bosch Stiftung)贊助文學翻譯雙駐村計畫,先後於德國柏林與波蘭科拉科夫駐村進行《分裂的天空》翻譯計畫(2017)、獲德國翻譯基金 (Deutscher Übersetzerfonds)與羅伯特‧博世基金會合作之 TOLEDO 翻譯贊助計畫,於德荷邊境史特倫譯者之家(Europäisches Übersetzer-Kollegium, EÜK Straelen)翻譯駐村(2019)、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三重奏》(2018-2020)。

中文著作:《邊地微光》(2010)、《月照無眠》(2012)、《夢遊地》(2019)
德語譯著:《卡夫卡中短篇全集》(共 5 輯,2014-2016)、《我戴著黃星星》(2017)、《分裂的天空》(2018)、《馬克思:愛情與資本論》(2020)、《夢外之悲》(2020)、《帕帕拉吉!劃破天空的文明人:南太平洋酋長眼中荒謬的現代文明》(2021)。

個人網站:https://www.tongyali.net

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