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余一鸣

乞丐与书

哥廷根的礼拜天,街头基本没有开张的商店,步行街上却依然热闹,咖啡店依然飘出咖啡和奶酪的香味,街边摆着几排桌椅,人们静静地坐着,很多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他们喝一囗咖啡,或者吸一口烟,然后又沉浸到书本里。除了咖啡店的服务员,还有另一些人在工作,那就是街边的乞丐。严格来讲,其中一部分人并不是乞讨者,比如演奏器乐的,沙雕塑形的,他们是街头艺术家,只能算卖艺。也有纯粹的乞讨者,有那么一位女子,看上去清纯似大学生,她捧着一只纸杯坐在地上,眼晴眨巴眨巴盯着路人,等着过客给几枚硬币。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一位男子,三十多岁,衣着干净,坐在街边有阳光的一侧,右手边是一条大狗,乖巧地卧在他脚边。他的面前摆着一只手工编的藤篮,里面有零星的纸币和硬币。而他的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全神贯注,甚至忘了给丢钱的路人道一声谢。

在我到过的城市中,哥廷根是书店最密集的城市。仅仅在小小的步行街区,就有七八家书店。这里的书店不大,但注重阅读氛围,有许多是和咖啡屋连在一起,你可以一边享受咖啡,一边在店内书架挑选喜爱的书籍阅读。这让我想念南京的茶馆了,在我单位的附近,有几家茶室,里面也有高高低低的书架,有文艺书籍和杂志可以取阅。在我赴德前一个星期,我回老家看望老父亲,走在老街上居然发现新开了书屋,书屋里也有茶和咖啡供应。所不同的是这里是卖书,客人可以先试读感兴趣的书籍,再决定是否买下,顺便卖饮料。而我们国内的茶馆是不卖书的,可以看,不可以买走,卖饮料才是目的。听说國内的实体书店前景堪忧,有些航母级的大书店也不得不关门。我想,有时候是船小好掉头,我们是否可以试试德国人这种经营书店的方式呢。

按照驻留作家的计划,我将在哥廷根有一个作品朗读会,地点是在校外,面向哥廷根市民。我刚到哥廷根不久,媒体传播组设计的海报就有了几种方案。我来之前,央视的“朗读者”栏目十分火爆,民间的读书会如雨后春笋,但是民间的朗读活动并不多见。不知道我在哥廷根的作品朗读会会不会冷场。朋友告诉我,这是德国人常见的读书方式,用中国人的话解释,读书是“独乐乐”,读书会活动是“众乐乐”,而朗读会是“众乐乐”最普及的方式之一。朋友安慰我,“朗读会”在德国早有传统,开始是源于宗教布教活动,后来扩展到把好的书籍众口传诵,活动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闲暇的时候,我常在市区的街心花坛小坐,在这里,我的手机可以接收到哥大的网络信号。长椅上坐着老人,也有年轻人和孩子。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中老年人往往拿出―本书看,而年轻人大多是掏出手机。先前我读过一位德国阅读专家的介绍,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十三岁或最晚十五岁,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终身都很难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对他永远关闭。而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从“深阅读”开始,比如一星期看一本砖头厚的纸质书,而我现在分明感觉到,德国的年轻人也正面临着手机“浅阅读”的诱惑。

我一直没有弄清楚那位乞讨者读的是—本什么书,有人开玩笑说,说不定人家也是做个秀,为了多赚几个铜板而已。我不仅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的“征婚启示”上都写这么—句,本人热爱文学。你现在觉得可笑,但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代啊。
 

余一鸣,男,1963年生于南京高淳,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任教中学语文,现为南京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作协和江苏作协理事。大学期间在《雨花》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发表小说一百多万字,著有长篇和中短篇小说选共十一本,包括:《流水无情》(2002),《什么都别说》(2005),《淘金三部曲》(2013) ,《余一鸣小说选》 (2014) ,《种春风》(2016)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2011年《小说选刊》年度奖”等众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