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陆:

直接前往内容(Alt 1) 直接前往总目录(Alt 2)

工作坊系列“收藏、数字化和文化认同”

中德美术馆对话旨在围绕当代艺术、设计和跨文化联合策展等重点话题,打造一个探讨实际合作问题的交流平台。该项目面向有意双边合作共同开展联合发起文化项目的青年策展人和博物馆等机构负责人。截止目前该项目已于2021年5月举办首轮项目启动活动,并于今年9月发布了资助合作提案的征集公告。

更多详情: 中德美术馆对话 - Goethe-Institut China

为促进加深对相关话题的理解和深入讨论,歌德学院计划筹办三场小规模的工作坊系列,现公开招募首场工作坊的参与者:

系列工作坊

三场为期三天的工作坊(每期三天,每天三小时)将以线上线下混合型的形式进行
参与对象:每期10-15人
语言:英语、中文(提供同声传译)

各期工作坊均以讲座和实践分享开场,随后安排嘉宾参与者问答环节。参与者将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博物馆工作的现状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工作坊I: 收藏 | 2021年10月26-28日
工作坊II: 数字化 | 2021年11月2-4日
工作坊III: 文化认同与地方关联 | 2021年11月16-18日

 

工作坊I:藏品/收藏

时间:2021年10月26-28日(周二-周四)每天15-18时
报名申请截止:2021年10月18日

第一场工作坊将聚焦博物馆的自有藏品,探讨它们的维护和利用方式。

第一日 | 馆藏:首先,我们将遴选出在主题和体量上适合参与者讨论的范例。

报告人

李垚辰 李垚辰 |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李垚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报告主题:物的见证——介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藏品的历史与未来,本次演讲将围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品的整体情况,向与会者介绍美术馆藏品的收藏历史、近年来藏品维护和利用探索及成果、以及美术馆目前的收藏策略,并与大家探讨大学美术馆收藏中的困境与时代转型。

李垚辰的研究领域为美术馆典藏理论与实践、近现代美术史及博物馆研究。多年从事美术馆典藏管理与研究工作,致力于加强挖掘美术馆藏品的社会价值,提升藏品在美术史叙述当中的作用。

第二日 | 藏品维护:这一天的工作坊将探讨藏品的维护与管理、分类与编号、编目与数字化、存储与保存以及保护与修复。

报告人

理查达·布罗施 理查达·布罗施 | ©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瑞琦,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亚洲部助理策展人/研究员;报告主题:以中国收藏为例,介绍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收藏工作以及藏品转入新馆和研究中心(东馆)的搬迁和布展情况。

瑞琦自2019年2月起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亚洲部东亚区任职,以青年策展人负责照管来自中日韩三国的藏品,尤其是漆器、陶瓷、金属制品和雕刻品等立体物件。此前,她曾在隶属于柏林国立博物馆·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实习。她凭借研究19世纪早期中国宫廷艺术的论文获博士学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文化史学家。

尼尔斯·希尔肯巴赫 尼尔斯·希尔肯巴赫 | © 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博物馆 尼尔斯·希尔肯巴赫,德累斯顿国立艺术收藏馆先锋艺术档案库负责人;报告主题:20世纪先锋艺术收藏库(约含150万件藏品,主要为档案资料、艺术品和设计品)的藏品获取、整理和数字化。

尼尔斯·希尔肯巴赫是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的顾问,目前是 “Blockhaus”项目的协调人,该项目为先锋艺术档案馆(AdA)内的一个新博物馆建筑。在此之前,作为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顾问和助理馆长,他负责以“设计”为主题的相关展览的策划和项目管理,同时负责国际合作项目,如2021年伦敦设计双年展的德国馆。

第三日 | 藏品利用:这一天的主题包括:如何利用和研究藏品,如何为展览和展览手册挑选展品,如何与其他博物馆进行藏品交换,如何利用自有藏品策划展览。

报告人

约翰·霍尔滕 约翰·霍尔滕 | © 曼海姆艺术馆 约翰·霍尔滕,曼海姆艺术馆馆长;报告主题:变革中的藏品;结合2020年6月举办的展览“变革/Upheaval”,曼海姆艺术馆购入了卡里·乌普森、内文·阿拉达、胡晓媛、雅娜·纳格尔等参展艺术家的作品。

约翰·霍尔滕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艺术史和文化学专业,2006-2011年任海德堡艺术协会主席,2011-2019年任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馆长,2019年起任曼海姆艺术馆馆长。曼海姆艺术馆于2018年6月携新馆重新对外营业。在其所策划的展览中,霍尔滕主要研究艺术在公民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展览中的策展情景。

安娜·维特博士 安娜·维特博士 | © 斯图加特美术馆 照片:Gerald Ulmann 安娜·维特博士,斯图加特美术馆策展人;报告主题:奥托·迪克斯与新实际主义人物肖像画,兼论身体形态与人脸识别。

安娜·维特博士曾在汉堡学习艺术史、日耳曼学和西班牙语文学。在完成研究美国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的硕士论文后,她又以博士论文“沉迷于墙壁:当代展览空间中的墙壁作品”获博士学位。她曾在曼海姆艺术馆担任实习生和馆长研究助理, 2014-2016年在德累斯顿国立艺术收藏馆任职,2017年1月起任斯图加特美术馆策展人。她的研究重点是经典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在斯图加特美术馆,她除负责1945年后的艺术作品之外,还负责照管奥托·迪克斯和弗里茨·温特藏品集。

主持人

李晓欣博士,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藏品研究员/策展人

李晓欣博士是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国藏品策展人,负责照管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造型艺术品。目前,她正在从事一项由英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的当代中国艺术品研究和采购项目。她的研究重点还包括陶器、粤语区物质文化和收藏史。在成为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助理策展人之前,她曾在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麦当劳中国艺术画廊担任策展人。

 

工作坊II:数字化

时间:2021年11月2-4日(周二-周四)每天16-19时

第二场工作坊结合当前新冠疫情局势,探讨博物馆的数字化形态。

第一日|概览:数字化对博物馆工作意味着什么?有哪些数字化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博物馆如何应对仅存在于数字空间中的艺术品?
 
报告人
 

龙星如 龙星如 | © 私人

龙星如,写作者,独立策展人;报告主题:数据洪流中的艺术生产。在本次工作坊的开头,龙星如将带领我们回顾艺术机构对数据化以及线上展览的最新处理方式,分享她对数字和媒体艺术可能性的见解。

龙星如研究方向为艺术创作与当代科技环境及技术的关系。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等。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研究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等。

第二日|工具:中欧两地使用哪些不同的媒体和形式?它们的使用频率和可访问性如何?

报告人

张弘星 张弘星 | ©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张弘星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藏品策展人;报告主题:作为研究手段的汇编图像;报告主要介绍一个对收藏品作标准化处理的数据库系统。它可以实现知识的虚拟传授,提升在线访问者的舒适度(参见:中国图像志索引典)。

张弘星,原籍中国江苏,现为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藏品高级研究员及策展人,之前任职于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爱丁堡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在过去二十几年里,曾策划多个大型特展,其中包括2013年《中国古代绘画名品700-1900》及2008《创意中国》。自2016年起带领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始编制“中国图像志索引典”数字出版物(简称“中图典”)。作为一个专为中国古代视觉艺术传统而设计的分类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图像档案库,“中图典”由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供学界免费使用,并定期更新其内容及检索功能。2004-2007年受聘为英国艺术史协会刊物《艺术史》编委。

李琼 李琼 | © 私人 李琼,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导,武当山文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文化贸易研究平台专家;报告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承。数字语境下的非遗传承,通过线上与线下、学界与民众、传承人与青年人,多方力量的媒体互通、信息共融、资源共享,产生链接效应与发散效应,使非遗文化历久弥新、重现生机。

李琼研究领域为文化遗产数字展示、数字媒体艺术。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于2007年至2017年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从事“数字故宫”项目研发和研究,2017年至湖北大学数字媒体系工作。先后在2012年主持文旅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书画的数字展示研究”、201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创新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在2015年承担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名画大观——《韩熙载夜宴图》数字艺术展”;主创《走进清明上河图》数字展项获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创《韩熙载夜宴图》App获苹果商店2015年度最佳;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7篇。

第三日|应用:存在哪些可能的应用形式?如何利用数字化实现直接传播?

报告人

师丹青博士 师丹青博士 | © 私人 师丹青博士
,媒体艺术家,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报告主题:数字空间叙事。该报告通过探讨设计的沉浸交互式体验问题,介绍非线性互动行为的展开方式及其在策展过程中的结构化应用。

师丹青博士,作为知名新媒体艺术家,交互设计师,他主要研究并实践沉浸交互式展览设计。他主持设计的项目在世界多地落成,包括:美国20世纪福克斯《阿凡达》交互体验展、荷兰阿姆斯特丹微生物馆、韩国Hansol纸文化博物馆、微软Center One体验中心、故宫端门数字体验馆、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新媒体展、新华网瓷生物乐园主题展等。另一方面,他积极推动新媒体艺术在更广泛的学科融合层面以及产业需求层面发挥作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交互叙事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及脑机接口的心理调适空间研究、基于生物材料和生命科学的交互体验设计等领域。他的跨界新媒体艺术作品曾多次参加奥地利Ars Electronica国际电子艺术节、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等国内外权威展览并获奖。

克雷蒙斯·阿普里希博士 克雷蒙斯·阿普里希博士 | © 私人 克雷蒙斯·阿普里希博士,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媒体理论和媒体史教授,吕讷堡大学数字文化中心客座研究员;报告主题:协同过滤——一种“新”的策展形式?协同过滤是社交媒体推荐系统的一种主流过滤逻辑。该报告将在1990年代网络批判的背景下,探讨协同过滤策展和数字艺术形式传播的可能性。

克雷蒙斯·阿普里希博士是兼任格罗宁根大学媒体和新闻研究中心、西蒙菲莎大学数字民主研究所和康考迪亚大学全球新兴媒体实验室成员。他目前主要研究过滤算法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机器学习方法。阿普里希教授是《技术托邦:网络文化的媒体谱系学》(罗曼&利特菲尔德国际出版社,2017年)一书的作者,并与许庆春、黑特·史德耶尔和弗洛里安·克拉默合著有《模式歧视》(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019年)。此外,他还是数字文化杂志《领域》的创始人和编辑。

主持人

马文,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及创意与创新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

马文毕业于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个人作品参展于第14届德国Fellbach国际雕塑三年展等,策划歌德学院“剩余的时间-房间6号”影像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无名城市-2000年之后的德国影像艺术”等展览项目。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媒体艺术对不同学科的介入及其融合,目前负责研究项目之一为探讨虚拟博物馆与建筑物理空间的关系。

 

工作坊III:文化认同与地方关联

时间:2021年11月16-18日(周二-周四)每天16-19时

最后一场工作坊探讨在地方语境及其社会基础结构中日显重要的多重视角。

第一日|身份:美术馆的自我身份是如何定位的?当前策展人和艺术家的本地和国际视角发生了哪些变化?

报告人

卢迎华博士 卢迎华博士 | © 北京中间美术馆 卢迎华
,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报告主题:直面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现场。该报告以北京中间美术馆实践为例,分享艺术机构的实践如何既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进行梳理和叙述,同时直面当下的现实开展议题式的策展实践,并结合德国视角讨论身份认同这一复杂概念。

她于2020年获墨尔本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她曾于2012至2015年间出任深圳OCAT艺术总监及首席策展人。2012年担任第九届光州双年展联合策展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3年获得泰特美术馆研究中心亚太计划的首个特邀研究学者奖金,是2017年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首届“东亚学者奖”的四位获奖者之一,并于2018年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菲律宾国家馆的评委会成员之一。2013年至今,她与艺术家刘鼎进行题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的研究,对叙述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角和方法论进行重新评估。卢迎华曾担任全球艺术界多个重要奖项的评委。

第二日|移民:博物馆工作如何平等融合不同视角,兼顾全球语境和地方社会?

报告人

艾拉·卡塞尔博士 艾拉·卡塞尔博士 | © Delizia Fraccavento 艾拉·卡塞尔博士,建筑史学家兼独立策展人;报告主题:“现场”回忆与叙述。本报告将结合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举办的展览“现场:移民摄影史”,探究个人记忆如何影响公共城市生活,并用特定地点的叙事形式影响集体记忆。

艾拉·卡塞尔博士,建筑师,建筑史学家兼策展人,2009年在位于纽约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建筑史系获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现代建筑、战后现代主义、城市视觉研究、摄影和移民问题展开,探索社会变迁、集体记忆、城市化与跨文化性中的空间和视觉语境。她2020-2021年期间在路德维希博物馆担任客座策展人,目前在亚琛工业大学艺术史教研室任教。


陈晓阳 陈晓阳 | © 私人 陈晓阳博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雕塑系教授;报告主题:摄影作为对“离散”的抵抗。本报告结合“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从刘博智五十年的摄影实践中,理解同为离散群体的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如何在历史和当下面对离乡与还乡的困境。

作为跨领域的艺术家和研究者,陈晓阳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觉人类学、华南研究及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她的研究项目及作品多以被遮蔽的社群历史与现实展开,与志愿者组织、教育机构、博物馆和公益组织合作,在复杂的社区现场中组织策划在地展览,持续展开关于华南区域的研究、传播与文化再造。2019年任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后,工作重点转向新的美术馆实践与策展研究,多以文化史、图像人类学及跨文化观察为研究视角展开策展与公共项目,目前主要负责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的策划统筹及组织协调工作。




第三日|驻留项目:地方关联和多样性会对文化认同、博物馆的自我呈现及公众沟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报告人

安德莱阿·里索尼 安德莱阿·里索尼 | © 私人 安德莱阿·里索尼,慕尼黑艺术之家,总监;报告主题:调整;慕尼黑艺术之家自2021年起邀请外国艺术家前来驻留,并不断调整艺术家驻留项目的思路和流程。在这场报告中,安德莱阿·里索尼将以系列活动“调音”和其他内部项目为例,阐释他对如何在国际艺术家与本地观众之间促成交流的设想。

安德莱阿·里索尼2020年4月出任慕尼黑艺术之家总监,2011-2015年担任米兰比可卡机库艺术中心策展人,2014-2019年期间先担任泰特现代美术馆电影和国际艺术方向策展人,后自2015年起成为五名高级策展人之一,负责移动图像、声音艺术和媒体艺术作品在收藏展示和临时展览中的展出、收购与呈现。他定期为展览册撰文,并在《Mousse Magazine》(慕斯杂志)、《Domus》(家宅)和《Kaleidoscope》(万花筒)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从他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所负责的群展和电影活动中,不难看出其对不同出身和性别认同艺术家的关注。

蔡丽媛 蔡丽媛 | © 私人 蔡丽媛,麓湖·A4美术馆策展人,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报告主题:从被动发声到主动“传球”——疫情背景下的项目策略与实践。本次演讲将围绕疫情中艺术的外部流转被阻断的情况下,A4美术馆如何在国际驻留项目中开启全新的策划模式而展开,其中包含了如何重新思考全球性与本地化视角的关系,如何建立新的工作模型与讨论方法,并且有效联通艺术与居民间的交流与互动。

蔡丽媛目前主要关注艺术策划与实践的本地化转换与介入方式,公共艺术与城市化、区域化发展的关系,社区艺术的地方价值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等内容。其长期坚持开展国内外驻留项目、实验艺术项目、公共艺术项目的广泛调查与研究,就艺术项目、空间发展与区域结合的策略与方法展开多种尝试。

主持人

苏伟,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

苏伟曾于2012年参加ICI(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纽约的策展课程。2014年,获得首届国际艺术批评奖(IAAC)。2017-2021年,他担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其近年的工作聚焦于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再叙述和激进想象,探索其全球语境中的合法性和断裂性的根源。这一工作的核心,是重新提取“1949后“当代情境中的艺术生产,描述其衰颓与虚无双重面貌下的限度、情境线索和无意识的能量,从而批判性地展开反制度的实践,重新定义艺术在今天的立场及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