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主题展映和讨论 “重构现实”系列活动——“移民和生活空间”

《戈尔措新来的孩子们》电影剧照 《戈尔措新来的孩子们》电影剧照

周五,2018年12月07日 -
周日,2018年12月09日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合作伙伴: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
时间:2018年12月7日至9日
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嘉宾:玛丽-特雷萨· 安东尼(莱比锡纪录片电影节),弗里德里克· 布伦盖尔(导演),西蒙娜·卡塔丽娜· 高尔(导演),王杨(导演)
主持:余雅琴(电影文化评论写作者,瓢虫映象理事会成员)
影片语言:影片原声,中英文字幕
对话语言:中英
免费入场
 
故乡何在?是我们长大的地方?是我们父辈长大的地方?还是一群和我们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人生活的地方?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或被迫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对其中大多数人而言,剩下的只有对故乡的渴望,因为那是一个能带给人温暖、幸福和包容的地方。但许多人已经无法回到故里,从而不得不面对一个沉重但却现实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可能把异乡当作一个新的故乡?

2018年12月7日至9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将以“重构现实:移民和生活空间”为主题,举办系列纪录片主题展映。展映的九部国际影片围绕“何处是归乡?”这一问题展开,这也是北京歌德学院庆祝三十周年提出的三十个问题之一。影片反映对故乡的不同认知,追问背井离乡的意义,探讨在别处重建故乡的可能性和具体手段。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导演西蒙娜·卡塔琳娜·高尔(12月8日)、弗雷德里克·布伦奎尔和王杨(12月9日)做客电影放映后的问答环节。“重构现实”系列纪录片展由歌德学院与莱比锡纪录片与动画片电影节合作举办。
 

活动安排

2018年12月7日  19:00 – 21:40
《无家可归》 | 沃尔坎·于瑟 | 比利时 | 2017 | 71分钟
《伊斯坦布尔电话亭》 | 萨米·梅尔默,兴德·本什克隆恩 | 加拿大 | 2016 | 89分钟
 
2018年12月8日 15:00 – 20:55
《最长旅程》 |  玛丽阿娜·艾克诺姆 | 希腊 | 2015 | 77分钟
《戈尔措新来的孩子们》 | 西蒙娜· 卡塔丽娜· 高尔 | 德国 | 2017 | 90分钟
(放映结束后导演西蒙娜· 卡塔丽娜· 高尔将与观众交流)
《站台旁》 | 迪特尔·舒曼 | 德国 | 2016 | 85分钟
 
2018年12月9日 14:00 – 20:30
《现实是过去的未来》 | 黄伟凯 | 中国 | 2009 | 58分钟
《煤堆里的孩子》 |弗里德里克· 布伦盖尔 | 法国 | 2016 | 52分钟
《纺织城》 | 王杨 | 中国 | 2017 | 93分钟
(放映结束后弗里德里克· 布伦盖尔和王杨将与观众交流)
《水上之地》 | 汤姆·雷姆克 |  德国 | 2015 | 84分钟
 
 

影片介绍

《无家可归》 | 沃尔坎·于瑟 | 比利时 | 2017 | 71分钟
 
片名取自布考夫斯基的同名诗歌。诗中有这样一句,“我和其他人不相似,其他人和其他人是相似的”而在沃尔坎·于瑟的这部《无家可归》里,年轻的主人公们也领略过布考夫斯基所说的那种寄人篱下和无处为家的滋味。在比利时与荷兰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后,希南、苏雷、奥尔罕和巴哈尔重新回到了祖父母的家乡——伊斯坦布尔。而在这座深爱的城市,他们也同样是初来乍到的异乡人。

从2011年到2015年的四年时间里,于瑟跟随记录了生活在比利时和荷兰的土耳其移民寻找身份认同、事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种种过程。在土耳其风起云涌的政治大背景下,主人公融入欧洲社会的经历有了全然不同的另一重意义。奥尔罕是埃尔多安政府的支持者,而对希南来说,参与格兹公园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则成为一种追寻意义和获得自我认同的体验。“格兹属于我们,伊斯坦布尔属于我们,灯泡爆了。”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行字。
 

《伊斯坦布尔电话亭》 | 萨米·梅尔默,兴德·本什克隆恩 | 加拿大 | 2016 | 89分钟
 
闪烁不定的灯光,让狭小的电话亭看上去仿佛喧闹街市上时隐时现的灯塔。从世界各处漂泊至此的异乡人,大多数都想取道此地前往欧洲。但对很多人而言,大都市伊斯坦布尔便是他们旅程的终点。影片找到了一种简单却有效地表现无家可归者生存境遇的方式:偷听他们与远方亲人的电话对白。镜头里的人们隔着电话线为身处叙利亚或伊拉克战火中的家人忧心忡忡,和他们一起憧憬未来生活,或是对着话筒倾诉衷肠,山盟海誓。狭小空间内上演着一幕幕人类普遍命运的悲喜剧。在失意多年后,一个流亡他乡的塞内加尔人终于鼓起勇气联络家人,告诉他们自己的生活已大有起色。转头却又开始了和蛇头徒劳无果的交涉。他一脸倦容。镜头从电话亭里的微型群像转向街头,从移民群体之外的平行视角呈现了塔克西姆广场上的示威游行和土耳其的社会现状。三个来自贝宁的男人,靠在黑市上卖表艰难求生,懵懂地盘算着从土耳其偷渡到希腊的种种风险,最后不得不知难而退。讯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伊斯坦布尔电话亭》呈现了从一种新的角度来探讨难民和移民问题的可能性。(拉尔斯·梅耶)
 
 
《最长旅程》 |  玛丽阿娜·艾克诺姆 | 希腊 | 2015 | 77分钟
 
亚斯姆和阿尔萨勒作为未成年难民被羁押在希腊的一所监狱里。这两名分别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非法入境者”在土耳其和希腊边界被抓获,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审判。他们受到的另外一项(极其危险的)指控是,以蛇头身份参与了非法组织偷渡。因为在作为幕后黑的手人贩子的暴力胁迫下,他们不得不带着一群难民冒险穿越边境。如果罪名成立,等待亚斯姆和阿尔萨勒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涯,具体刑期则取决于法庭的裁决。亚斯姆事实上还只是个半大孩子。他睁着两只无辜的大眼睛左顾右盼,完全不明白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阿尔萨勒则以“老大哥”的身份出谋划策。玛丽阿娜·艾克诺姆以高超娴熟的叙事手法将两个彼此独立的故事与一种普遍现象完美地缝合在一起。影片在观众心中激起的是一种谅解和同情,在看到两名男孩经历了如此凶险的逃亡之旅后,观众只希望他们最终不会再遭遇一位铁石心肠的严苛法官。《最长旅程》一片所触动的是,缺一不可的理智与情感。(拉尔夫·尤厄)
 
 
《戈尔措新来的孩子们》 | 西蒙娜· 卡塔丽娜· 高尔 | 德国 | 2017 | 90分钟
(放映结束后导演西蒙娜· 卡塔丽娜· 高尔将与观众交流)
 
在勃兰登堡州奥德布鲁赫一个名叫戈尔措的小镇上,有一间电影博物馆。1961到2007年间,这里曾经拍摄过电影史上拍摄周期最长的影片之一——《戈尔措的孩子们》。该片记录了一群当地孩童从跨入校门第一天起到东欧剧变几十年里的人生际遇。昔日的小学校已几近关闭。因为在戈尔措,人们也同样也能感受到整个地区普遍遭遇的困境:村民流失,商业凋零,人口老龄化,社会分裂。

但如今的戈尔措也迎来了一群新孩子——他们来自叙利亚难民家庭。影片以一种平静却不失犀利的目光,洞察了难民群体在德国乡间融入社会的日常生活情景。新来的孩子们学习德语和钓鱼,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消防演习,学唱德语儿歌。“最美的画面,就是一间书声琅琅的学校”,镇长指着身后的操场说。的确,这就是最美的画面。因为“戈尔措新来的孩子们”也走进了1961年“戈尔措的孩子们”起步的那个地方。(卢卡斯·斯特恩)

身为导演和记者的西蒙娜· 卡塔丽娜· 高尔曾在斯图加特和巴黎学习政治学和罗曼语研究,并继续在巴登符腾堡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导演。她的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放映。现居柏林。
 
 
《站台旁》 | 迪特尔·舒曼 | 德国 | 2016 | 85分钟
在《瓦丹的世界》(Wadans Welt,2010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参展作品)一片中,迪特尔·舒曼曾以维斯玛一家造船厂为例,重新丈量了旧时代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沿阵地。影片中,船厂工人们赤手空拳地抵抗着全球金融危机布下的无物之阵。谁将是落败一方不言而喻。在这部新片里,迪特尔·舒曼再次描绘了他的主人公们置身旧世界分崩离析的历史进程中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故事围绕麦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博伊岑堡火车站的一间小酒馆展开。日复一日往来于此的,是休班工人,退休老人,靠救济金过活的穷困者,游手好闲的无业青年。老主顾们聚在桌边聊天叙旧。时而几近争执。与此同时,镜头转向那些日日从小酒馆和它的熟客们身旁经过的难民们。

两个对峙的世界在叙事层面彼此交叠。一边是背井离乡命运多舛的人生故事,一边是叙利亚难民作奸犯科的滥俗论调;一边是国内亲人死于轰炸的噩耗,一边是“移民吃小孩”的恐怖流言——这消息是从脸书上看来的。四处蔓延的不安和恐惧让流落他乡的难民更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但与此同时却也有一些温情流露的瞬间。虽然酒馆常客们给出的主意大同小异,却还是让人看到了些许希望。这恰恰是这部影片的伟大贡献。(马蒂亚斯·黑德尔)
 
 
《现实是过去的未来》 | 黄伟凯 | 中国 | 2009 | 58分钟

 
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里充斥着各种荒诞的事件此起彼伏地发生。影片由二十多个城市事件拼贴而成:一个拿不到赔偿金而扬言自杀的男人,一个在路中央手舞足蹈的疯子,一群在高速路上失控的猪,随意乱过马路的行人,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假钞,在建筑工地里发现的文物,城市的河流里既有打着环保旗号的游泳队伍,又有不怕肮脏的渔夫,甚至还有一条逃跑出来的鳄鱼……
 
导演阐述:在两年间我收集了各种DV爱好者拍摄的素材,并决定做一部有自己风格的城市交响曲。一直以来,城市交响曲的形式的纪录片都没有展现现实的声音,像沃尔特·鲁特曼的《柏林交响曲》、吉加·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和高佛雷·雷吉奥的《失去平衡的生活》。但这次,绝对不需要配乐,这部“城市交响曲”里交织着各种现实的声音和事件。
 
 
《煤堆里的孩子》 | 弗里德里克· 布伦盖尔 | 法国 | 2016 | 52分钟

 
经典好莱坞影片有一条金科玉律:为了使情节层层推进达至高潮,一部大片必须从爆炸场面开始。而这部以法国北部旧矿区为背景的影片一开始就制造了六次爆炸:十岁的蒂奥和十五岁的卢克兄弟俩放的炮仗虽然来自“中国制造”,但片刻之后观众就会发现,这里要讲述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大题材,它的名字叫做——贫穷。在蒂奥和卢克居住的这个小镇上,贫穷仿佛无孔不入的毒液一般,渗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换作以往,人们大可以预言兄弟俩身为英雄的工人阶级将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而事到如今,谁又会乐意鼓励年轻人去追求那样一种充满道德说教意味的过时理想?
 
《煤堆里的孩子》是法国电视纪录片系列“Infrarouge”中的一部。能量是纯粹的电影。这样一部影片向我们证明了,纪录片依然有着蓬勃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一次怦然心动不愿(或不能)被径直转换为一种平实客观的镜头语言,那么其中缺少的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拉尔夫·尤厄)
 
弗里德里克· 布伦盖尔是在主流电视频道(例如法国二台、三台和五台,德法公共电视台、Canal +电视台)播放过超过20个纪录片广播的作者和纪录电影导演。他的一些作品在全世界超过20个国家的许多影展和广播中赢得嘉奖。他曾经是CAPA新闻社的高级记者,并在世界范围内导演过70余部作品。他曾出版过5本书。他最感兴趣的领域是社会政治纪录片和社会史。

 
《纺织城》 | 王杨 | 中国 | 2017 | 93分钟
(放映结束后弗里德里克· 布伦盖尔和王杨将与观众交流)

 
建立于1954年,位于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如今面临整体拆除改造。通过对两个纺织工人家庭长达6年的记录,深入观察他们面对巨大物质变化的同时,所经历的精神和情感冲击。新旧观念在这里碰撞,他们平凡的个体命运,让我们有机会审视在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们情感生活的幽深波澜 。这关于生老病死,也关于一种生活方式的记忆。我们将其视为一种象征,也许是对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总体历程的一种定格回眸。
 
《纺织城》获奖和入围电影节经历:
2017加拿大多伦多HOTDOCS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
2018莫斯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
2018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 广阔天地单元
2018香港华语纪录片节 长片竞赛单元
2018香港“决绝”97年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大展
 
导演王杨,代表作《纺织城》、《中国门》、《地上-空间》。作品曾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获得奖项。作品亦成功在国内外多家大型电视机构播出。同时,他也是国内资深电影评论者。多年来为报刊杂志撰写专栏文章,持续推介电影文化。 王杨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文化图书品牌之一,《青年电影手册》联合创始人。
 
 
《水上之地》 | 汤姆·雷姆克 |  德国 | 2015 | 84分钟
 
 “你要干嘛?”——在这部关于格鲁瑙“最后的莫西干人”的影片中,这样一声叹息总是不绝于耳。这是一个位于南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废弃村庄,当地居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陆续搬离。锁匠,农民,还有房子被啄木鸟啃噬得千疮百孔的诺伯特留了下来。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多少有些怪异的同盟,同时也成为了这部2003年开拍的纪录片里的主人公。大家仍然会聚在一起大快朵颐,或是互相扶持共渡难关,偶尔还有昔日邻居前来探望。农民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似乎决意要留在这里。
 
影片满怀温情地记录了这个凋敝破败的德国小村庄里难以湮灭的岁月陈迹。过往时光历历在目,公民大会上被西部人夺去家园的情形仍记忆犹新。时隔六年,在落日余晖下,采煤机如幽灵一般突然出现在村口。锁匠走了,诺伯特走了,农民仍在原地留守,他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如果说年初他将不得不离开这里的话,他现在又为什么要苦苦留守,他想干嘛?农民的脸上一如既往地写满了迷茫。是的,他还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你要干嘛?”——影片在结尾处以提问的方式,向一种已然穷途末路的生活方式挥手作别。在这部家乡题材的影片里,没有苛责,亦没有煽情和美化。有的只是妙不可言的音响效果。(马蒂亚斯·赫尔德)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