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魏斯
矛盾而撕裂的自我

彼得·魏斯
彼得·魏斯 | 照片(局部): © Andrej Reiser/ 蘇爾坎普出版社

流亡斯德哥爾摩期間,作家彼得·魏斯無法釋懷德國的歷史和他的過去。2016年11月適逢他百年誕辰。

   彼得·魏斯(Peter Weiss)的三行本長篇小說《抵抗的美學》,可說是一部可與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或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作品相媲美的世紀之作,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直到1981年小說的第三冊出版時,這部作品才受到肯定。今天,藉著紀念彼得·魏斯,人們展開政治與藝術的探討,2016年11月8日適逢他的百歲誕辰。

    1916年,彼得·魏斯出生於今天的德國波茨坦-巴貝爾斯堡地區。他的父親來自一個猶太奧匈家庭,是一位布商。他的母親是一名臨時演員,來自瑞士。希特拉上台後,彼得·魏斯舉家先流亡倫敦,再前往捷克斯洛伐克,他本人更在當地美術學院攻讀三年。最終,在失去庇護的情況下,全家不得不繼續前往瑞典。1940年,身無分文的畫家彼得·魏斯來到斯德哥爾摩。

無根的漂泊感

    魏斯曾經涉足寫作,並在斯德哥爾摩著名的博尼爾出版社(Bonniers)出版了他的首部作品《從島到島》(Från ö till ö)。然而,該作品沒有引起任何反響。往後幾年,他開始製作實驗電影,並撰寫評論。自1952年,魏斯和舞台佈景設計師Gundilla Palmstierna結合。二人都深諳無根的漂泊感:Palmstierna生於洛桑,童年曾經歷鹿特丹轟炸。

    1960年之際,魏斯獲得一個在德國出版的機會:他的《馬車夫的身影》經由出版人西格弗里德·溫賽爾德(Siegfried Unseld)在蘇爾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出版。這部卡夫卡式的超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出版,標誌著魏斯事業上的一次突破。溫賽爾德希望將魏斯力捧為德語散文的新聲。然而,魏斯卻轉向了戲劇創作,並在1964年憑藉其凝鍊的作品《由薩德侯爵導演夏亨頓精神病院病人演出的讓-保羅·馬拉被迫害和刺殺的故事》(Die Verfolgung und Ermordung Jean Paul Marats dargestellt durch die Schauspielgruppe des Hospizes zu Charenton unter Anleitung des Herrn de Sade) 贏得了國際的關注。

政治性漸強

    魏斯的第二部戲劇作品,以在法蘭克福舉行之首次奧斯維辛審判的檔案為題材的文獻劇《法庭調查——十一曲清唱劇》(Die Ermittlung. Ein Oratorium in elf Gesängen,1965)亦取得成功。他將德國壓抑的歷史廣泛地呈現在公眾面前。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將其搬上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劇院的舞台。直到今天,仍被譽為最能呈現納粹暴行的一部作品。

    魏斯作品中的政治性不斷增強,讓出版人溫賽爾德頗為不滿。“通過語言參與政治,而不能引發實質的行動,我覺得意義不大”,溫賽爾德在給魏斯的信中說。“而作家的使命恰恰是寫作,而不是行動。你可以通過你的作品取得廣泛的影響。但我卻眼見你通過你的表達親手毀掉了這種能力。”魏斯沒有聽取他的意見。1968年,戲劇《關於越南的討論》(Viet Nam-Diskurs)在法蘭克福上演。

被絕望所吞噬

     《流亡的托洛斯基》(Trotzki im Exil)上演一年之後,魏斯被東德視為敵人。1971年,被東德禁止入境。除了與出版人之間的信件往來,大量透露魏斯生活細節的個人筆記亦經由蘇爾坎普出版社出版。該年,魏斯透露:“我在矛盾中思考,各種命題和反命題……我輾轉反側,總是被絕望所吞噬,很難下定決心只取其一,在矛盾當中自我撕裂。創作時搖擺不定,從繪畫到寫作,戲劇到電影,語言到旅行……都不斷讓我分心,彷佛我的整個生命都是由這些掙扎中的矛盾所組成,而我必須從中做出抉擇。它們都狠狠地拉扯著我,都要從我那裡得到完全不同的東西——它們是我的驅動力,是它們促成了我所有的創作。”

    戲劇生涯之後,魏斯重新確立了他的作家身份,撰寫了《反抗的美學》,一部關於三四十年代對抗法西斯的虛擬自傳,文中的第一人稱敘述者比魏斯年輕一歲。整部作品沒有任何段落劃分,讀起來並不輕鬆。小說被認為晦澀難懂,卻又充滿了誘逼的力量。像畫家一樣,魏斯在書中締造了偉大的畫面。

    魏斯在寫作中掙扎。在完成這部小說之前,他在筆記中寫道:“開始寫作於我而言就是進行一場嘗試。語言的音調環繞在我耳邊,不由得我決定。我所運用的很多語言都是陳舊的、不規則的、格格不入的。我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從哪裡來,它們究竟是不是德語?”

    魏斯創作出偉大的作品,榮譽卻來得太遲。1982年 11月,他被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授予畢希納獎。然而,魏斯已於同年5月逝世,安葬於斯德哥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