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女權主義
反女權主義如何威脅我們的民主?──總結

反女權主義如何威脅我們的民主?
反女權主義如何威脅我們的民主? | 插圖:© 羅莎.卡墨邁爾(Rosa Kammermeier)

當今右翼民粹主義的焦點,經常是反對與抵制女權主義、平權與性別政治的。本文作者來自墨西哥、巴西、印度、德國與南韓,他們總結自己的觀察,明確指出右翼民粹主義影響了特定性別少數族群政策,且嚴重威脅民主。

Giovanna Dealtry © privat 喬凡娜.迪爾特里(Giovanna Dealtry)
讀完南韓、德國、墨西哥與印度同事的信,我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文化大不相同,反女權主義始終貫穿在各大洲婦女的現實生活中。這些國家發生的事──從仇女的新納粹團體成立、公開反女權主義的政府,到殺害女性(Femizid)正常化──都匯集在控制女性身體與行為、重新強化父權角色的潮流裡。就我們在巴西、墨西哥或印度觀察到的現象,尤其又如卡妮卡.古普塔(Kanika Gupta)對於阿富汗建立神權政治的描述,宗教在壓抑女性方面甚為關鍵絕非偶然,墮胎在許多國家被視為犯罪,依據的就是宗教建立的觀念。同時,如同莉迪艾特.卡里翁(Lydiette Carrión)與金寶明(Bo-Myung Kim,音譯)指出,沒有制定相關的政治措施,性別平等就不可能持續進展。我認為這就是問題的癥結。國會、政府部會與公共機構既未建立平等環境,也沒有創造有效的機制協助女性取得專業工作,尤其是不同種族背景的婦女或是母親;婦女只能持續依賴另一半或者從事低薪工作,導致暴力循環永遠不滅。我堅信,像反女權主義這麼複雜的問題,必須從更多面向切入解決,女權教育尤其是重點,男孩在其中也不能缺席。托比亞斯.金斯寶(Tobias Ginsburg)的文章也指明,我們必須打破強壯陽剛與愛國心才是男子氣概的觀念,轉而尋找現今男性的新型態。唯有如此,女權主義才不會再威脅到這些男性的仇女認同。

Ein Foto von Tobias Ginsburg Foto (Detail): © Jean Marc Turmes 亞斯.金斯寶(Tobias Ginsburg)
近十年來,極右勢力不僅在全世界崛起強大,訴求內容、美學與語言也在全球趨於一致。當然,我們在此討論的現象絕非新鮮事:歷史上,對於開放社會與民主制度的攻擊,往往先從攻擊婦女與性少數族群的權益開始,而獨裁者與法西斯分子從來也不具有什麼獨創性。不過,這些邀集來的文章告訴我們,當前全球右翼分子在大男人主義言論、在反女權主義與仇視酷兒的策略上,同質性非常高。這股趨勢令人不安,全要歸因於數位交流與網路,以及大規模跨國宣傳,遺憾的是,還包含以下策略的成功:這股仇恨成功操弄政治,最後還導致謀殺暴力。就在我寫這篇文章前幾個星期,這暴力就展現在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的恐怖攻擊,以及幾天前科羅拉多泉市(Colorado Springs)的同志酒吧槍擊案。

所以,該怎麼做?對此,卡妮卡.古普塔最近撰文談及,需要發起一場廣泛、包容且具有交叉性的女權運動,她說得沒錯。與此同時,我只能期待歐洲除了不斷公開高呼平權口號與「反對右翼」之外,能夠開始認真對待非人道與反民主的趨勢。因為,獨裁政權與法西斯主義已在慶祝復興之際,社會上很大一部分的人仍認為法西斯主義只不過是個惡意詞彙,只是挑釁的爭辯。這個觀點不僅流傳普遍,而且非常致命。要是不認清自由的敵人及其策略,就沒有機會與其對抗,如此一來,所有「反對仇恨與煽動」的善意口號也可以拋諸腦後了。

Bo-Myung Kim Foto: © Privat 金寶明(Bo-Myung Kim,音譯)
右翼民粹主義意識型態主張,不存在結構性歧視與暴力對待女性,將性別論述與性少數族群政策,扭曲成威脅家庭與民族未來的危險思想。「性別平等」立基於「兩個二元生理性別」的存在,被右翼民粹主義描述為女權主義的新型模式。

在這樣的論述改造中,歧視與暴力對待女性不是隱蔽不見,就是個人化為女性必須自己解決或克服的問題。酷兒政策的代表與性少數族群的權利被視為暴力,彷彿會破壞異性戀的家庭秩序與保守的社會秩序。性別平等被重新定義成一個目標,要達成這個目標,不是透過改變性別秩序,而是將女權主義壓抑得更加保守。

女權主義與婦女政策在南韓、歐洲與拉丁美洲的發展狀況與歷史脈絡大不相同。但是,藉由仇視與反抗女權主義與性少數群族運動蔓延開來的右翼民粹主義,讓我們必須重新反思並質疑民主原則與人權意義。畢竟女權主義與民主的未來密不可分。

Ein Foto von Lydiette Carrión Lydiette Carrión 莉迪艾特.卡里翁(Lydiette Carrión)
我認為,墨西哥各式各樣的女權運動在可見的未來並不會毫無成果。目前相關討論方興未艾,也積極投入改善組織程序、檢驗理論基礎與概念、明確表態、曝光個別事件等活動。

針對婦女與性別歸屬不符正常期待者的權利,在某些領域也進入公眾視野,例如在社群網絡、新聞媒體甚至是立法受到討論。這一切都是正面的。然而,我仍看見公眾辯論與現實之間橫亙著巨大落差,越來越多婦女被殘忍殺害,家暴繼續存在,孩童與青少年在家庭與學校遭到虐待,許多婦女的生活貧困潦倒。

從談論到行動之間決定一切的關鍵一步,我們國家仍然走得踉蹌。堅定明確的道路尚未出現。我絕對不是要貶低主要透過女權運動取得的進展,這點必須說清楚,而是要強調,公共討論與成功改變仍舊欠缺一致。某種停滯與怠惰,妨礙了基本結構的翻轉。這種停滯與抗力十分強大,婦女若是不再組織起來、積極行動,微小的進展很容易就此付之一炬。

什麼在等著我們?我希望能夠說得明確,真相卻是:我不知道。

Kanika Gupta privat 卡妮卡.古普塔(Kanika Gupta)
巴西、墨西哥、歐洲、印度與南韓的來信證明,反女權運動如何隨著右翼運動在全球日益茁壯而發展出自己的生命。令人震驚的是,政府耗費許多氣力遮掩施加在婦女身上的犯罪,例如在墨西哥,殺害女性已是公開的祕密,或如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Bolsonaro)性化一名女性國會議員,即使於2018年競選總統職位也未受懲罰(編注:波索納洛2022年競選連任失敗)。托比亞斯.金斯寶正確指出,仇女與有毒的陽剛氣概被當成政治工具,而印度政客就特意使用了這樣的工具來貶抑女性。

即使已經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地的女行仍舊被當成攻擊的標靶。只要看看伊朗,一名婦女因違反嚴格的服裝規定即遭到殺害;另一方面,印度卡納塔卡邦一位穆斯林女子只是戴著頭巾,就遭到一群男人辱罵。不過,女子並未乖乖就範,而是當面質疑那群人的言論。這樣一個小小的抗議行動,最後變成抗爭的象徵,印度人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卡塔那卡邦規定女性戴頭巾進入國立教育機構的禁令。

任何的行動,都需要有所回應。瑪莎.艾米尼(Mahsa Amini)之死引發的全球抗議活動顯示,女性正共同大聲疾呼爭取平權。此外,西班牙規定百分之五十的國會議員需為女性,性別平權運動走在世界最前端;這種小小的勝利,我們也不要忽視。

我身為印度女性,也曾經遭到父權制與仇女心態帶來的各種折磨,可以肯定說,若無平權意識,決策過程也沒有恰當納入各社會團體的話,我們對於人人應享有民主的追求,也不會成功。
 

計畫介紹

最近幾年,反女權主義議題受到了關注。不過,什麼是反女權主義?具備哪些表現形式呢?

反女權主義的立場十分多樣,從批判設性別議題的學術討論,到拒絕性別平等都有。主要反對強化女性自決,支持傳統角色分配的二元性別身分的觀念。

在不同的反女權主義形式背後,多半隱藏著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恐同、跨性別恐懼,以及反猶太等觀點,這些都可能威脅一個自由開放社會的核心價值。


我們來自巴西、德國、南韓、印度與墨西哥的作者,透過信件交流,描述在自己國家觀察到的反女權主義發展。對於「反女權主義如何威脅我們的民主?」這個問題,提出在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