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捷徑:

直接前往內容(Alt 1) 直接前往總目錄(Alt 2)

柏林影展部落客 2020
拯救樹木

依樂・亞拉・維安內洛演出達尼羅・卡普托導演的《風吹過來》
依樂・亞拉・維安內洛演出達尼羅・卡普托導演的《風吹過來》 | 照片(細節):© JbaOkta

達尼羅・卡普托(Danilo Caputo)在義大利南方拍攝的這部電影《風吹過來》(暫譯,Sow the Wind)繪出一幅陷入家庭傳統衝突以及現代社會影響的年輕女性的畫像。

作者: 安德雷亞·達迪奥

確實有這樣的事:年輕人決定從事農耕,但不是依照前人的方式,而是有新的想法,使用新的技術,最特別的是他們對農耕懷有愛與尊重。義大利有愈來愈多三十五歲以下的人這麼做,總之,二零一八年就有六萬人投入,每年新加入農作人數的成長率為百分之六。歐洲其他國家的數字都沒有它來的高。

《風吹過來》(原文片名,Semina il vento)這部電影中的主角妮嘉,應該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二十出頭,在離家很遠的大學讀農業科學。離開故鄉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她決定回家,但住多久還不很確定。她在那兒看到的人與事,令她難過也感到震驚:她的家族幾世代以來擁有的橄欖樹,面積達數公頃之多,成為一場蟲害的犧牲品,至少兩年了,樹上都沒有長出果實來。父親很想把樹都砍了,然後向有關當局收取允諾給付的金額。但是,妮嘉希望找出別的解決辦法,於是,她開始更仔細的觀察那些害蟲;她深信,那些已經活了好幾百年的老樹死期還沒到。但沒有人支持她試著營救那些樹,家人或鄉里都不支持。理由是甚麼呢?
 

回到南方

我們來到塔蘭多(Tarent)附近,一個地名不詳的地方;雖然阿普利亞(Apulien)省的首府名稱從未被直接說出來過,但在某些鏡頭的背景依稀可見Ilva鋼鐵廠。幾世紀以來,關於這家著名的鋼鐵廠的討論激烈的進行著:應該把它關起來呢,或者讓它繼續營運,以便保住幾千個工作機會?義大利沒有那個城市或區域,像這裡這樣如此清晰的反映出,人類需求以及大自然需求之間所起的現實衝突。在此,電影《風吹過來》中的害蟲起了一種催化劑的作用,迫使人們做出決定。讓害蟲活下去,意味著離開當地並告別傳統,而這兩者皆為幾千年來,無論時機好或壞,文明受到保護才倖存下來的因素。若是對抗害蟲,卻會讓別的東西付出代價。

導演達尼羅・卡普托以及共同編劇米蓮娜・瑪格南尼(Milena Magnani),為他們的影片選擇了一個感情豐富的結局,也就是所有的辦法都可嘗試。如果觀賞一部影片,主要的動力是因為想要娛樂一下,普遍說來屬實的話,那麼《風吹過來》提出的這個問題,至少從遠方看來 -- 很難讓人誠實的回答,就很符合這種娛樂說:如果這個故事與我們有關,我們會採取甚麼樣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