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新音樂
新音樂的拓撲學

德國西南廣播(SWR)樂團的音樂家正在彩排西蒙.斯提恩─安德森(Simon Steen-Andersen)的〈三重奏〉
德國西南廣播(SWR)樂團的音樂家正在彩排西蒙.斯提恩─安德森(Simon Steen-Andersen)的〈三重奏〉 | 照片(剪影):© 2019多瑙艾辛根音樂節 / SWR.de

新音樂一個明顯的特徵是沒有那麼清晰易懂,一目了然。德國數百個場所裡,有數千位表演者不斷在新音樂上推陳出新。本篇文章試圖就其發展一窺梗概。

音樂節─新音樂的島嶼

啊,若是有一份地圖該有多好……有了地圖,就能有個概貌──也許吧。不過這份地圖是值得的,因為新音樂這個領域難以理解,臭名昭彰。新音樂發明以來,這點雖然為人詬病,但由於越來越多其他的「新音樂」出現,所以情勢逐漸變得複雜。稍後會再討論。
 
新音樂在德國事實上還真有其地理學或拓撲學,確實可以畫出地圖來:看看各種音樂節就可明白。音樂節在特定地方舉行,有各自的傳統(不論音樂節多新都有),擁有死忠觀眾與可靠的回歸日期,不過通常主要還是有各自獨特的美學態度。
 
音樂節地圖或許比較類似航海圖。在大片區域之間,除了深淵之外一無所有的空白地區有許多不同的大島,其中最宏大的莫過於多瑙艾辛根音樂節。除此之外,無數的小島和微島也一樣廣泛散布著,有些很快沉沒不見,但有些又突如其來冒出頭。新音樂所謂的「舞台」實際上是群島。這些島嶼有何殊異的風貌,將透過以下幾個例子了解。

呂姆林根新音樂節(嚴格來說,這是在瑞士舉辦的音樂節,不過對於新音樂的關注普遍是超越國界的)結合音樂、行動與大自然。只要說一聲「呂姆林根」,內行的樂迷立刻懂得意思。柏林當代音樂劇場節新成立不過才第二年,卻已打出響亮的名號,呈現琳琅滿目的文本、表演、拼貼、多媒體與空間。在這個音樂節絕對看不見典型的舞台劇情與狹義的音樂演奏。

在地音樂

另一種島嶼以埃森邦的NOW!音樂節為例。NOW!在新音樂地圖上已有十年歷史,與在地的福克旺學院、博物館和其他機構緊密合作。NOW!音樂節中首演的場次數量相對不多,但受邀樂隊和管弦樂團呈現優質的表演,所以受人喜愛,尤其是受到當地觀眾的歡迎。這當中不乏出現意外驚喜。2019年的主題是「過渡」(Transit),一場由恩諾.波佩(Enno Poppe)指揮現代樂團演奏的音樂會顯示,即使是如馬帝亞斯.史帕林格(Mathias Spahlinger)創作的〈旅程╱風景〉(passage/paysage, 1990)這種老戰馬,曲目長達45分鐘,也一樣能造成轟動。樂曲不斷創新的形式、樂器進入的流程與難忘的撥奏風景,毫無懸念讓當代其他作品相形見絀。若能經常重新演繹過去(不久前)這種重量級的作品該有多好……
 
許多音樂節的主題概念是「精選」,例如柏林一月舉辦的超音波音樂節即是回顧往年的精采亮點,不過由於資金日漸吃緊,因此節目聚焦在編制小的表演形式。
 
前述提到的島嶼居住著或者會吸引特定的物種。當然也有候鳥,例如從多瑙艾辛根移動到維騰新室內樂音樂節,當中自然包括職業演奏家與新聞記者。不過還有許多樂迷與行家,他們追隨自己的喜好因而踏上旅程,或者正好住在當地而去參加活動。

什麼是新音樂?聚焦多瑙艾辛根音樂節

經過數年的爆發後,兩座最宏大的新音樂島嶼之一,多瑙艾辛根音樂節,在代理藝術總監畢雍.哥特斯坦(Björn Gottstein)的帶領下,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平靜沉穩。概念作品(管弦樂團也一樣)氾濫數個年度後,再度尋回核心焦點,例如阿爾博多.波沙達斯(Alberto Posadas)的 〈空間美學〉(Poética del espacio)。這首樂曲將近90分鐘,由西爾萬.肯布瑞林(Sylvain Cambreling)指揮維也納音場樂團首演,雖然沒有什麼劃時代的創新之處,但是每個環節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作品有自己的開展形式,隨著恰到好處的時機變化萬千,扣人心弦,而且舞台設計巧妙使用了整個音樂廳──兩組樂團從兩側舞台開始在廳內多段式遊走,最後在主舞台會合,樂聲從各個角落奏起,迴盪整個空間。音樂家演奏許多罕見的樂器(例如玻璃琴),嘗試不尋常的樂器組合(例如長號上使用單簧管的吹嘴)。觀眾如痴如醉,讚不絕口,顯示只要樂器使用得當,聽覺上的努力是受到推崇,不會遭人排拒。

馬克.安卓(Marc Andre)也為他的音樂作品〈rwh 1〉挑選全空間的大布局,在多瑙音樂廳中安排數個島嶼,讓音樂家分散島上,希望透過音樂手法,營造教堂的「超音波」效果。他的概念化為具象,栩栩如生被聽眾接收,吸引他們沉浸在千變萬化的表演中。
 
不過,「聲音裝置」(這個說法幾乎很少使用了)絕大多數是由視覺表演者呈現的,例如安潔拉.布洛克(Angela Bulloch)的〈聲控繪圖機〉(Sound Activated Drawing Machines),以唱片音樂引導人工智慧(還有以「科技干擾」形式呈現的過度要求)繪圖;或是馬寇.西西里安尼(Marko Ciciliani)的「安娜與瑪麗」(Anna & Marie)──一座採用多媒體投影的視覺博物館,館內的聲音配置完全符合艾瑞克.薩提(Eric Satie)對於家具音樂 (Musique d'ameublement, 1920)的一切標準。雖然沒有掩蓋掉餐桌上刀叉的惱人噪音,但是蓋過了來來往往的遊客所發出的聲響,四下奏起的樂聲是配角襯底音樂。
 
西蒙.斯提恩─安德森〈三重奏〉這首多媒體樂曲證明,聲音與圖像相互援用搭配,而非只是單純模仿,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果。安德森從檔案庫選取西南廣播電台樂團的圖像與聲音資料,巧妙與現場演奏的管弦樂片段拼貼在一起。
 
不過,當代新音樂面臨的問題,並非像往年一樣透過文本與聲明探討,而是透過作品本身。這些作品仍應歸於音樂範疇,或者早就致力於其他的感知形式,端看人們如何判斷。目前所有音樂節都免不了要面對這個棘手問題,經過討論後給出的各種答案,更加激化了問題。

新的名字──維騰新室內樂音樂節

新音樂每一場揚名國際的音樂節,都要面臨如何協調著名人士與新人比例的壓力。2019年維騰新室內樂音樂節的新人占絕對多數,許多沒沒無聞的新人雖有機會站上舞台,卻也頻頻表現出美學上顯得笨拙許多的演奏。那就是現今音樂節的風險,希望維持既有的優質內容,又想展現新氣象。所有表演的詮釋水準如同以往是超越一切質疑的。
 
「新人」之中,法蘭切絲卡.維魯聶利(Francesca Verunelli)的弦樂四重奏〈花#3 〉(Flowers #3 (Dripping))尤其出類拔萃,寫出四重奏的弦細緻的微分音「走音」,深深左右作品的聲波曲線。米克爾.烏奇扎(Mikel Urquiza)的樂曲〈字母〉(Alfabet)結合女高音、小號、單簧管與打擊樂器,配上英格.克里斯坦森(Inger Christensen)一篇文章,不僅樂曲概念卓越絕倫,還有傳奇的女高音莎拉.瑪利亞.孫(Sarah Maria Sun)。終於有為音樂家量身打造的作品了。

新音樂與媒體

我們對音樂節討論了許多,因為他們正是推動新音樂發展的力量。不過,音樂節絕對不是唯一推波助瀾的重要組織。大型廣播電台定期播放新音樂相關節目,由他們的樂團首演樂曲,委託作曲,拍攝國內外活動,並擁有自家網站,配設多媒體中心、影音資料庫以及網路直播。
 
紙本印刷方面情勢則是十分嚴峻。有些知名雜誌已經停刊,例如2018年的《奧地利音樂雜誌》、2019年的瑞士雜誌《不協和音》,小型雜誌《走鋼絲》連同網站都消失了。《立場──當代音樂文字》雜誌發行三十年後,由新的編輯團隊接手重新經營,目前已經發行四冊,還要觀察它未來的路會怎麼走。基本上報紙已經不再報導或者只是零星報導新音樂的訊息,這種狀況不只出現在地區性報紙,連跨區域報紙也難逃同樣命運。

雖然榮景不再,仍有幾家專門唱片公司固定發行新音樂的CD,多半是收錄廣播電台的曲目,而且是規模較大的作品。大部分的唱片和音樂交易從都市轉移到網路,唱片公司直接將他們的產品市場化,所以「官方下載」的供應也不斷成長。不過新音樂在串流服務中增長十分緩慢。唱片分類資訊不充分導致最普及的服務多半無法使用時,數據資料清楚完備的古典音樂供應商卻是逐漸增加。不過,即使是idagio.com這種雄心勃勃的服務商,提供的內容仍然暫時有限:賀爾姆.拉亨曼(Helmut Lachenmann)至少還有29張專輯中的35首樂曲,但卡蘿拉.鮑克霍特(Carola Bauckholt)就只有三張專輯中的四首樂曲。只有少數有自己備用名冊的唱片公司仍舊存在,而且只重視較新的錄音──至於是否數位化回溯保存,仍有待觀察──不過,想要先對新近的音樂史有個概念,可以找到許多可供聆聽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