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週五挺芬蘭

如果芬蘭今年夏天坐上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的大位,氣候政策應該列在有待討論的議程之首。如果這個國家並未具有這種影響力,情況會怎麼樣呢?

作者: 艾利克·波瑟,布魯塞爾

週五挺芬蘭 © © 插圖:Nina Haiko 週五挺芬蘭 © 插圖:Nina Haiko
二零一九年歐洲議會選舉最出人意表的,是:凌駕一切之上的,並非移民或社會問題等議題,而是環境和氣候政策。綠黨甚至把這場投票稱為「氣候抉擇」瑞典的活躍分子格蕾塔·桑柏格(Greta Thunberg,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發動一百四十萬學生罷課抗議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十六歲少女),「周五護未來」--運動(Fridays for future)之影響顯而易見。

選舉過後,氣候危機也排在布魯塞爾議程的前幾位,芬蘭因此努力想於七月一日坐上每半年更換一次的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的位子。到了二零五零年,歐盟應該做到碳中和(通過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然後以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達到環保的目的);二零三零年時,相較於一九九零年,碳排放量應降低百分之五十五。赫爾辛基希望在這件事上盡一份心力。

「我們芬蘭人很可靠,值得信任」,環保部部長基墨·提利凱納(Kimmo Tiilikainen)說。「我們可以扮演歐洲的推進力,好好發揮。」芬蘭確實是歐洲環境保護與氣候保護政策方面的先驅,這個森林密布的北歐國家,在生態排名上經常名列前茅。

Wir können in Europa als treibende Kraft etwas ausrichten

然而,假使沒有歐盟,芬蘭在環境保護和氣候政策上能發揮的影響力有多大呢?想當然爾不會太大。赫爾辛基可以因為當上歐盟理事會主席國而影響議事日程,若無歐盟,芬蘭固然繼續以身作則向前邁進,但影響力不大,原因為缺乏掌握權力槓桿的管道。

這個槓桿可重要了,如同歐盟為氣候辯論時所顯示出來的。其間形成了兩個陣營,法國、芬蘭以及別的北歐國家,站在苦心孤詣想在氣候保護上以身作則的這一邊;另一邊則是抵制新且具約束力目標的德國與波蘭。

芬蘭屬於「甘心效力」的陣營 – 能夠在歐盟的協助之下壯大聲勢。同時,赫爾辛基的拯救氣候人士與環保人士,則會獲得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負責督導遵守協定的生態標準之執行委員會的支持。若無歐盟,芬蘭勢單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