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市容
為什麼德國人跟台灣人比起來更在意整齊的市容?

  • Stadtbild Taiwan © Klaus Bardenhagen
  • Stadtbild Taiwan © Klaus Bardenhagen
  • Stadtbild Taiwan © Klaus Bardenhagen
  • Stadtbild Taiwan © Klaus Bardenhagen
  • Stadtbild Taiwan © Klaus Bardenhagen
有句俗話說:「第一印象沒有第二次機會」。這句話不僅適用在人身上,對於城市和國家而言也是如此。

遊客對台灣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我常常去桃園機場幫從來沒來過台灣的德國觀光客接機。離開現代的航廈,搭上公車或捷運時,我常警告他們:「在你們眼裡,很多房子的狀況很糟糕。不過別驚訝,這並不代表什麼。」

車程中,首先看到房子零星坐落在工廠和稻田之間,等到接近台北都會區時,它們近到彷彿伸手便能碰到。黃金歲月早已逝去的住宅區:發黑的水泥牆,佈滿灰色汙垢的瓷磚,生鏽的鐵窗,不再透明的玻璃。「這裡可不是貧民窟」,我總是跟客人解釋著:「裡面住的都是普通人,而且室內可看起來完全不同。」

我在台灣住的時間長到可以不用非黑即白的態度來評斷事物。「沒有比較好,沒有比較壞,只是單純的不一樣」是一句我覺得很理性、遊客適用的指導原則。我知道有種種因素讓台灣市容看起來這樣,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對事情優先順序的看法也大不相同。

為什麼台灣看起來像是個第三世界國家?

儘管台灣早已是個享有西方世界生活水準,富裕的工業國家,但是對許多歐洲來的遊客,像是德國人,台灣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像是個第三世界國家,卻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遊客在很短的時間後也察覺到這個印象是騙人的,但這個感覺就是會產生。台灣的居民願意付出這個代價嗎?對他們而言什麼才是優先事項?這只有他們能夠自己決定。

德國的成長環境影響了我的想法和美感。而且德國文化從小就給人灌輸對外保持體面很重要的觀念。居家環境要整齊,街道和城市要清潔。在我長大的鄉下,大部分的人擁有自己的地,對許多人而言,精心照料草坪和花園也是如此。「這看起來是什麼德性!」,如果有人沒有按照當地標準行事,這就是鄰居會說的話。要是誰沒有好好整理花園或是外牆,一定也會荒廢公寓,甚至過著墮落的生活,不可能是個「井然有序的人」。有時候我們德國人一定也很誇張。

在台灣,我覺得這種外在和內在的連結沒有那麼重要。很多人覺得房子的外觀一點也不重要,但他們卻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居家整潔和室內裝潢。去歐洲或日本度假時,他們拍下美麗建築物的照片。等回到台灣後,他們卻聳聳肩表示:「這已經沒有辦法了。」
 
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能讓台灣人願意回家時穿越不雅觀的巷道,或是往窗外探頭就看到骯髒的牆壁?真的沒有辦法做任何改變嗎?

台灣的氣候常常被點名:又熱,又潮濕,城市裡還充滿著摩托車和汽車的廢氣。誰要是清理磁磚,或是重新粉刷水泥牆,可能享受不到一年,髒污便又找上門來。這說得倒也沒錯。但是前一段時間在新加坡讓我大吃一驚。那裡比台灣更熱,更潮溼。但是幾乎所有的建築物,包括比較老舊的住宅區,看起來都非常乾淨整潔。好好地粉刷真的可以來奇蹟般的效果。是因為新加坡的粉刷工使用特別的油漆?還是他們有什麼秘訣?想在台灣認真地美化城市,可以先從這裡著手。台灣的油漆製造商和粉刷工一定很高興。

另一個常被提到的理由:現在開始改變已經太晚了。台灣經濟奇蹟和建築熱潮過去五十年之後,當然有成千上萬老舊的混凝土平房林立在市裡,現在開始做小型維修好像也沒有意義。這個說法背後抱持「都市更新」的希望:拆掉老房子,重新蓋美觀的高樓。但問題在於新的建築還是得好好維持才能保持亮麗的外表。尤其很多八零及九零年代的房子已經明顯地有損壞的痕跡。難道要一直惡性循環下去?台灣被政府和部分居民當作臨時住所,只有臨時建設的時間也早已過去!

為什麼沒有人覺得自己該負責?

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覺得自己該為這件事負責,而且也沒有人願意幫別人付錢。在德國,房屋所有權法適用於所有擁有不同公寓所有人的房子。裡面明確地規定房子的哪些部分屬於共同持有:例如外牆,屋頂,供熱系統或是窗戶。每個產權所有者都必須一起負責維持這些地方。每個月,他們繳一筆錢到所謂的「維修基金」,從裡面支付修繕費用。如果要整修屋頂,一樓的屋主也要一起付錢。如果超過一半以上的屋主決定要粉刷外牆,每個人都必須一起平攤費用。沒有屋主可以隨便加裝格格不入的窗戶,把冷氣機掛在外牆,甚至把陽台改建成密閉空間。當然也會產生爭執,或是有人沒繳維修基金的時候。但在一個運作良善的所有人團體裡,這些共同的義務能夠讓每個人長遠獲利。

在台灣,我也發現有類似的法令,但這只針對新建築以及有電梯和警衛的大型社區。絕大多數佔據市區,四到五層樓高的混凝土平房的屋主幾乎可以為所欲。有些人一方面極力爭取額外的小空間,胡亂地在建築物外牆鑲嵌上大相逕庭的窗籠和門簷,另一方面卻沒有人覺得把房子看成一個整體來維持,是他的任務。
我既能夠了解這個想法,但也很覺得驚訝。跟德國人比起來,台灣人不是更把房子看成哪一天能夠以越多越好的利潤賣出的投資嗎?一棟位於維護良善,建材合格房子的公寓,不需要哪天花上大筆維修費,不是能夠帶來更好的價錢?還是屋主們都心存僥倖,抱著都更的念頭,等房子被拆掉之後,換一棟新建高樓裡的公寓?台灣房地產市場的這一面我還真的不了解。

不整齊的城市,或是台灣的文化?

英語「Pride of ownership」用來形容屋主特別用心照顧整理自己的房子。台灣人也對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但城市的外觀似乎變成他們的絆腳石。日本雜誌《Brutus》封面最近開啟了討論議題。它用一張台南知名小吃街的照片當作台灣報導的封面。這張照片可以從台灣任何一個城市裡拍攝:亂七八糟的街容,路邊停滿摩托車,一團混亂,再正常不過。每個只要在台灣長時間生活過的人,都會習慣的景象。但是現在用一張這麼真實的照片,在外國呈現「典型的台灣」,明顯地引起一些人的不滿。有人認為,台灣的問題只有在丟臉丟到國外之後,才會被認真討論。

但至少台南市市長賴清德覺得雜誌在選擇圖片時,尊重了台灣文化。我也能夠理解他的看法。事實上,對我和其他融入台灣的歐洲人而言,城市裡色彩繽紛,有時候狂野的一面非常迷人。在台灣漫遊城市的大街小巷,就是比在德國還來得多變有趣,例如因為那些許多僅僅一牆之隔,大不相同的小店面。手工業者、自營商店、餐廳、修車廠,在它們之中或是樓上則是住家——許多在台灣自然不過的景象,直到最近在歐洲市中心才又被認為值得保存下來。擁有這項特質的都市地區,現在變成最熱門的地段。

我認為,在台灣要更新或是「整理」都市,絕對不應該摧毀這個根深蒂固的組合。如果在市中心裡出現一棟用圍牆、警衛室和暗色玻璃把自己和四周環境隔絕的摩天大樓公寓,就算看起來再怎麼高級,還是喪失了生活品質。行政機關應當讓新蓋建築的一樓重新變成租金合理的小店面,來當作建築許可的條件。

哪裡是模範地區?

當然也有很成功的例子。在台南,我覺得是孔廟以東的地區,在台北則是迪化街那一帶。保存歷史建築,美化戰後建築,謹慎地讓新建築融入市景——我想這可能是成功的秘訣。一開始針對特定地區運用,之後逐漸擴散。只要屋主願意,且行政機關必須樹立明確規定、鼓勵自發行動以及制裁違規行為。

另外,我個人認為鐵皮屋頂和霓虹燈都不是大問題。反正從下面也看不到屋頂,而且如果霓虹燈不是正好在像迪化街一帶的老城區出現,事實上它們可以為街道授予一些「典型台灣味」。真正令人困擾,又不美觀的是那些凌亂的電線。亂七八糟地牽在外牆上,真的可以把每棟房子毀容。從這個地方下手,讓自己房子的電線排布整齊,也許不失為一個讓美化市容開始的辦法。

誰必須推動計畫?

一些東西可以由上頭規定,但不是全部。台灣市容只有在越來越多的居民發覺「生活在一個更美麗的環境不只可能,而且值得」,才有可能全面改變。文學教授許又方在一篇評論中寫道:唯有尊重人文的文明行為或建置,才配稱為「文化」,「環境髒亂完全是不尊重人文的行徑。」台灣必須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文化與生活相得益彰,要不然台灣永遠不可能成為進步的國家。

我不會使用這麼激烈的口吻。我覺得台灣已經很先進,而且也看見許多激勵人心的發展。對國家越來越自豪的心態以及對生活品質的意識轉變可以互相促進成長。台灣人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情。他們只要願意,一定可以整理市容,同時保存讓城市與眾不同的地方。不是因為給國外訪客的第一印象,而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