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時間—語文專欄
字斟句酌

插圖:一個人拿著麥克風大叫,頭頂著一顆大星星的對話框
誇張、了解和理解 | © 歌德學院線上編輯部/插圖:Tobias Schrank

赫曼・卡羅在我們這裡與朋友們談天說地,偶爾誇大其辭一下時,他的同伴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來思考不同的交流行為 – 這在有些地方很容易讓人覺得模稜兩可呢。

作者: 赫曼・卡羅

我的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我向朋友敘述某件事情 – 因為我不清楚到底應該怎麼說才好,遣詞造句就有點兒誇張。差不多像這樣:「那場音樂會人滿為患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說,「現場起碼有三百人耶!」我的聊天夥伴狐疑地回答:「不可能呀,大廳裡頂多能容納八十個人」。或者,我說:「像去年夏天羅馬那樣炎熱的夏天,我還從來沒遇見過呢。我發誓,有一天氣溫高達六十度 – 而且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喔!」六十度?「我很懷疑,羅馬就算在最熱的那幾天,也不會超過四十五度!」,我的朋友實事求是的反駁。我於是答道(暗自思量了一下之後:老天,這我當然知道呀!):「哎呀,我當然有點兒誇張啦」 ---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造成對方眼神茫然或者表情困惑的原因。

了解 – 聽懂

這是甚麼玩意兒?首先:我常常在與別人交談時,覺得不一定非要按著字面上的意義說不可,我反而認為人與人之間從事特殊的連結,也就是進行言語上的交流時,誇張,無論冷嘲熱諷或者單純的意有別指,不但不會造成干擾,而是相反的製造了親近的機會,或者傳遞了親近的信號。對我來說,如果別人 – 理想的狀況下 – 知道或者一開始就曉得,我夸夸其談某些事情,彼此了解之類的價值就在其中了。但我的許多德國朋友卻認為,交流的首要之務就是一清二楚;彼此了解,尤其是讓別人知道我在說甚麼,而這是一種不言而喻的約定,無非是我們儘可能把事情說的明明白白,以避免產生任何誤會。有一次我和一位來自慕尼黑的好友聊起這個話題 – 我不只一次必須和他解釋,我剛才有點兒誇大其辭 --,他提出了這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但是為什麼呀,如果我們想告訴某個人一些訊息,卻偏偏用另一種與事件本身不一致的方式來表達呢?」我於是再一次問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呢?」
 
許多我認識的人,來自別的國家,或者很早就有受到德語之外的語文影響經歷的人,告訴我他們也有類似的經驗。所以,我們在這裡要面對的,是一種廣泛流行、所謂的社會語言現象。我應該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

語言塑造人

不知道哩!換句話說:由於我們到最後總要面臨的,是不計其數的談話對象,以及因人而異的交流行為,所以每一種解釋都很重要,因為這些解釋必須以「引出一般性結論並可套用」為基礎 – 植基於誇張法。因為有些誇大其詞的背後存在著一個實情或真相(至少有一項),所以當然可以拋出一些天馬行空囉。
 
塞爾維亞的主教聖依西多祿(Isidor, 560-636, 西班牙籍的聖人、神學家)於西元六世紀時寫過:「人民由語言而產生,語言並非因人民而形成。」這裡當然出現了這個問題,究竟有沒有統一的人民,或者一個略顯空洞的「引出一般性結論並可套用」呢?除此之外:如果是語言造就了人,假比說,是我們為語言服務,而非語言為我們所用,正因為德語是一種有一定程度的具體性和準確性的語言 (我在第一篇專欄文章《真實情況的活力》中舉了一些例子),所以,德語真的可以要求使用它的人做到這一點囉?如同這句格言所說:如果你可以清楚表達,也就必須如此!

模稜兩可

或者意有別指?意思是說,基於歷史或者政治因素,在有些國家或者語言地域內,清楚明確的表達你的想法以及你贊成甚麼,是一件重要、甚或攸關性命的事情;例如在十分追求明確性的德國,直至今日這種要求仍然深深影響著人們交流的方式。至於在那些基於同樣複雜的理由而不要求準確無比,反而用一種「機靈的方式」來表達的地方,人們說的話也能被聽懂,而且模稜兩可,夾雜一個笑話或者玩玩文字遊戲,反而更受歡迎。

誰知道呢?真相想必就介於兩者之間 – 例如思想領域,且引用一句德國俗語,「不必字斟句酌」。這句常用的俗語之所以出現,想當然爾就是人們經常且喜歡這麼做的一個完全無可反駁、已成定局、清楚明確的證明。

諮詢時間 – 語文專欄

我們將在我們的專欄「諮詢時間」中,每兩星期以語文為主題 – 視語文為文化與社會現象而發表文章。語文如何發展,撰稿者對「他們的」語文抱持著何等態度,語文如何形塑一個社會? -- 各有特色的專欄作家,具有語文專業或者與語文有其他關聯的人,每個人連續推出六篇他們個人看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