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貌 德勒斯登
介於華麗與公寓之間

德勒斯登舊城區巷弄一瞥:這座位於易北河岸的城市由於建築和其他原因,也被稱作「易北河上的弗羅倫斯」或者「北方威尼斯」。
德勒斯登舊城區巷弄一瞥:這座位於易北河岸的城市由於建築和其他原因,也被稱作「易北河上的弗羅倫斯」或者「北方威尼斯」。 | 照片(細節):© Adobe

德勒斯登洋溢著巴洛克風格、市儈氣又沉默寡言?這個薩克森州的首府也可以不太一樣 – 摩登、另類、令人驚喜。我們的作者卡蒂・古茲從另一個角度介紹易北河岸上的弗羅倫斯,並且針對某些刻板印象進行一次檢修。

作者: 卡蒂・古茲

神奇的彩色鍋爐

德勒斯登狂歡夏日攤位上的奇妙時光。
德勒斯登狂歡夏日攤位上的奇妙時光。 | 照片(細節): © picture alliance/ZB/Britta Pedersen
每年到了七月,位於新城時尚區文化中心後院的穀倉裡就會進行一場為期十天的魔術表演,各種魔法在此施展,這場年度市集顯得超現實、繽紛甜美,稀奇古怪的東西應有盡有,包括蓬鬆的棉花糖以及別處看不見的魔術。雜耍藝人、舞者、音樂家以及小丑,在眾多小攤位之間閒逛,只要花一點兒錢,就能在這裡挖到千奇百怪的寶,其中不乏令人感到悲傷甚至害怕的美麗玩意兒,以及供擅長認真地蒐羅文物寶貝的人士的攤位。到了晚上十一點,來自世界各地的藝人不斷的端出拿手且變化多端的看家本事,讓觀眾們驚喜連連。那些印證德勒斯登人渾身上下充滿了市儈氣說法的人,會在這裡遇見最後的對手。每天晚上表演攤位結束之際,就會進行一場「午夜驚喜」:音樂會於私人住宅陽台上舉行,公園裡則搬演著木偶戲,以及許許多多別的節目。夏日狂歡節是一種由燈光與魅力,馬戲團與舞台妝扮、眼花撩亂但一目了然,閃閃發光的混合體 – 一場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人昏昏欲睡的奇特的仲夏夜之夢。

絢麗多彩為人人而打造

夜晚的亮點:藝人們在阿爾布雷希特貝格、艾克貝格兩座城堡的公園裡登台,也在林能堡表演。
夜晚的亮點:藝人們在阿爾布雷希特貝格、艾克貝格兩座城堡的公園裡登台,也在林能堡表演。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dpa/dpa-Zentralbild/Sebastian Kahnert
易北河谷上德勒斯登最美的景致之一,當屬林能堡(Lingnerschloss),這棟古典主義晚期的華麗建築,與另外兩座城堡艾克貝格(Eckberg)與阿爾布雷希特貝格(Albrechtsberg)稱兄道弟,成為家喻戶曉的「易北河城堡」三重唱。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勒斯登大部分的巴洛克式建築主體成為轟炸下的犧牲者,這三棟古堡因而倖免於難,堪稱是一樁小小的奇蹟。艾克貝格、阿爾布雷希特貝格兩座城堡不對外開放之時 – 前者今日主要是一間大飯店,後者則是一個舉行婚禮以及各項活動的熱門場地,譬如每年一度的書展「德勒斯登(人)閱讀」 -- 林能堡卻經歷著另一種命運。這座城堡原本是為了普魯士的阿爾布雷希特王子(Prinz Albrecht)所建造,但卻根據一九零六年將它買下來的人命名:卡爾—奧古斯・林能(Karl-August Lingner 1861-1916),他是企業家、贊助人、製造商,並且果敢的為Odol牌漱口水打通市場。他二零一六年過世,死因不巧正是口腔癌,生前有十年之久以城堡為家。他把城堡留給了德勒斯登,附帶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條件,就是城堡要對所有的市民開放,而非只保留給那些富裕的上流社會人士;同時,餐廳應該供應人人消費得起的食物。現在,只要是風和日麗的日子,光顧啤酒花園以及餐廳的人,都能欣賞到幾公里外的葡萄園美景,遠眺捷克的景色 – 同時也享受只花零點七五歐元,便能品嘗不同的含酒精飲料的優惠。二零零二年以來,林能堡基金會(Förderverein Lingnerschloss e.V.)開始整修該建築,同時推動莊園用於文化事業。現在,有幾個房間重新開放舉辦展覽、放映電影、舉行婚禮以及文化活動。林能先生在他口氣清新的雲端上想必十分欣慰!

德勒斯登的公寓

德勒斯登努力提升公寓的價值。
德勒斯登努力提升公寓的價值。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dpa-Zentralbild/Monika Skolimowska
德勒斯登只能有巴洛克風格嗎?沒有的事!一九六零年代,公寓住房也在這裡經歷了一次榮景,堆疊式的社會住宅成為現代東德的代言人 – 意思是說房子方方正正而且實用,但就是少了些魅力。柏林圍牆倒塌後,公寓的需求驟然下降,一度被視為時髦的住宅區,日漸發展成社會動盪的焦點。從此以後,對許多人而言,「公寓」成了社會沉淪的同義詞,也是想像中醜陋居住環境的代名詞。與此同時,位於勾比茲(Gorbitz)、叫做的香草住宅區(Kräutersiedlung)卻有另一番景象。這裡以前是一座有農莊、椼架建築以及農田的村落,卻在兩德統一之後不得不接收一大批非常沉重的水泥建物,是東德統一社會黨--政治局執政時期在此地建造的幾千戶的公寓聚落。德勒斯登鐵路局住房協會(EWG)花了好多年,努力提升這座城市最大的一個新建物區的價值,到了二零二零年時機成熟了:德勒斯登鐵路局住房協會開始拆除六層高的房子,拆下兩至三層,擴建廚房和浴室,並且安裝窗戶,增建新的陽台,將整體住房現代化,刷上新漆,並栽種了許多植物。如今,位於甘菊小徑和百里小徑之間的房子美輪美奐,而且現代感十足,以至於勾比茲已經啟動了下一個翻新改建計畫。

古典取代啤酒花崇拜

森佩爾歌劇院內景。
森佩爾歌劇院內景。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dpa/dpa-Zentralbild/Robert Michael
„Radeberger“這個啤酒商標曾經在森佩爾歌劇院(Semperoper)打的廣告上稍微明顯了一點兒,以至於到了今天仍有很遊客感到訝異,原來戈特弗里德・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 1803-1879)設計建造的這棟華麗建築,提供的是文化娛樂,而非含有啤酒花的娛樂。 森佩爾歌劇院當然不是啤酒廠,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表演場地之一,而且,不是只有在舉行年度森佩爾歌劇院舞會時,才把成群結隊的觀眾吸引過來。這間位於劇院廣場上的歌劇院,是這個表演場地的第三代建築 -- 第一棟於一八六九年毀於一場火災,重建的那棟於一九四五年成為一場空襲下的犧牲品。四十年之後,森佩爾歌劇院以它今日的面貌開幕,從此每年演出整整兩百五十場。不一定要聽歌劇,也能在專人導覽的情況下,欣賞它富麗堂皇的內部,參觀時你將獲悉,啤酒在重建時啤酒依然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前廳的人造木鑲板之所以色澤自然,是因為用了含有啤酒花的冷飲處理才顯現的效果。

貓的王國

德勒斯登受人狂熱膜拜的書店「最佳讀物」的後台大老闆是一隻貓:名叫「喵摩托・穆薩奇」的店貓和暱稱為„Stü“的店東Jörg Stübing。
德勒斯登受人狂熱膜拜的書店「最佳讀物」的後台大老闆是一隻貓:名叫「喵摩托・穆薩奇」的店貓和暱稱為„Stü“的店東Jörg Stübing。 | 照片(細節):© Kaddi Cutz
德勒斯登受人狂熱膜拜的書店「最佳讀物」(Bücher’s Best)的後臺大老闆是一隻神秘的貓,店裡的任何動靜,這隻名叫「喵摩托・穆薩奇」的店貓盡收眼底,並且在書呆子苦於不知選哪一本書時,當個稱職的毛小孩寵物安撫他們 – 如果牠心情好的話。這間書店屬於人人管他叫「史特」(Stü) 的耶爾格・史特賓(Jörg Stübing)所有,畢業於哲學系的他,其實是在偶然的因緣下,才加入了書籍買賣的行列,這間書店是一顆如假包換的寶石:你在這裡可以遇見平常大概永遠不會打照面的人,與之展開有趣、不拘形式的專業對話,有些人會隨時熱情洋溢的背誦一段引文或詩詞。在這裡你不太見到懶得開口的德勒斯登人,即使精心安排可資挑選的書籍如此多元又精采,其實是沒時間講話的:沒有哪本書是沒來由的在此陳列的。推薦的書幾乎都符合讀者的品味,有一整個書架專供小型出版社以及當地作家展示他們的作品,這些作家有時也會親自現身,不是在上台朗讀之前,就是在「詩歌大滿貫」(詩人於觀眾及評審面前朗讀詩歌的競賽活動)開始之前,用聊天或者小酌一杯來打發時間。此外,下班後,「史特」還經常邀請大家出席他在位於路易森街上(Louisenstraße)的店裡舉行的展覽、音樂會以及朗讀會,到了夏天,這些活動也可能在露天下的花園裡舉行。

電影院裡的精神糧食

位於布拉瑟維茲區的電影中心專門放映歐洲導演的作品、紀錄片以及幕寶電影公司發行的另類影片。
位於布拉瑟維茲區的電影中心專門放映歐洲導演的作品、紀錄片以及幕寶電影公司發行的另類影片。 | 照片(細節):© PK Ost
喜歡觀賞特殊題材好電影的人,絕不會錯過東區的節目電影院(Programmkino Ost),這家電影中心位於布拉瑟維茲(Blasewitz)區,專門放映歐洲導演的作品、紀錄片以及幕寶電影公司發行的另類題材影片(Screen Gems, 美國索尼影視娛樂旗下的一家電影製作和發行工作室,以B級片及邪典電影為主,多為恐怖片。)兩位業主雅娜・恩爾曼(Jana Engelmann)、思文・魏瑟(Sven Weser)只放映他們自己覺得好的片子 – 而且這樣做已經二十多年了。據說:每年該地區有十八萬位喜歡看電影的人來到東區的節目電影院,牆上修復過的石膏花與最新穎的電影技術在此相遇,就為了充分享受看電影的樂趣。

老得像一棵樹

「屹立於卡帝茲城區教堂墓地高大的菩提樹」:卡爾--威廉・阿爾特的石版畫(一八四零年左右)。
「屹立於卡帝茲城區教堂墓地高大的菩提樹」:卡爾--威廉・阿爾特的石版畫(一八四零年左右)。 | 照片(細節):© Wikipedia.org/Gemeinfrei
想要在德勒斯登挖掘古老鄉村核心的人,就會遵守以下的經驗法則:即將變「老」的東西,裡頭一定有老靈魂。無論是舊塔拉蕭(Alt-Trachau),舊皮玄(Altpieschen),或者舊柯慈賢博歐達街(Altkötzschenbroda, 好吧,嚴格說來不全部都在德勒斯登境內,但是太美麗了,我們希望大方的把它納入) – 走在這幾個擁有四四方方的庭院、農莊以及手工製造場,如詩如畫的地方,你會有乘坐時光機旅行的感覺。舊卡帝茲(Altkaditz)城區艾茂思教堂(Emmauskirche)的墓地屹立著一棵千年老樹。事實上,曾經有幾位專家,對這棵種在那棟屬於福音派、路德教會聖公會信眾所有,已有三百年歷史的牧師住宅前的高大的菩提樹的樹齡進行過估計,很神氣地認為它應有八百五十歲 – 至少喔。於是,這棵菩提樹是德勒斯登最老的樹。它足足有二十公尺高,約為它奇異形狀的枝幹延伸範圍的一半。一八一八年村裡發生的一場火災使得這棵菩提樹嚴重焚毀,樹幹裂成兩半,卻又不可思議的重新長了回去。樹身是空的,要靠支架撐著,但過了幾十年,新的樹皮又從內部長了出來。一九八五年以來,這棵卡帝茲的菩提樹被列為國家自然文物。

力量就在中間

年輕世代劇院以及國立輕歌劇院都在中心發電廠找到了新家。
年輕世代劇院以及國立輕歌劇院都在中心發電廠找到了新家。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Bildagentur-online/Exss
留戀於往日,守舊,對新事物態度不夠開放 – 德勒斯登人的身上經常貼著這些標籤。然而,中心發電廠(Kraftwerk Mitte)之存在,足以證明這些皆為不實指控。這座建於十九世紀,占地四萬平方公尺的巨大工業遺址,已脫胎換骨為一個獨一無二、讓人心跳加速,集藝術、文化以及創意產業於一身的熱點。這座昔日的發電廠坐落在維爾斯德魯夫(Wilsdruff)鎮上,一九四四年時已然閒置不用,二零一六年末文化素材為它注入了新的生機。國立德勒斯登輕歌劇院也在這裡找到了新家,年輕世代劇院(tjg.)同樣在此重新安家落戶。在地的大型活動多半在毗鄰的中心發電廠內舉行,可以在中央電影院觀賞精采電影,能源博物館以及音樂學院供進修與深造之用。以建築而言,中心發電廠也是一個真正的亮點,始建於工業時代的幾棟建物,其中有些已被列為文化遺產,在這個地段與新的高樓並存。二零一七年時,改建後的文化中心獲頒薩克森州建築文化獎。

別忘了帶傘

德勒斯登藝術館通道上的元素庭苑。
德勒斯登藝術館通道上的元素庭苑。 | 照片(細節):©picture alliance/Bildagentur-online/Sunny Celeste
降雨量在德勒斯登絕對不是人們垂頭喪氣的理由,尤其是在幾座不惜工本興建的後院遷往德勒斯登的新城區內,藝術博物的通道之間,下雨經常是一種賜福:「元素庭苑」(Hof der Elemente)裡,落在藍色的房屋側翼背景上的雨滴,製造出一種無與倫比的音樂。這是雕刻家安芮特・包爾(Annette Paul),兩位設計師克里斯多福・羅斯納(Christoph Roßner)、安德烈・譚珀(André Tempel),共同創作出來的作品。一旦時髦城區下起雨來,在從天而降的雨水流到一個水槽之前,驀地變身為一座由水管、漏斗、喇叭、瀑布以及平台組成,令人眼花撩亂的迷宮。雨滴奔流至水槽的途中,演奏著一種奇特、音調不斷變化的旋律。想要輕鬆地傾聽這場音樂會的人,千萬記得要帶傘。不然,你也可以坐在鄰近的幾座庭苑中,欣賞由燈光、變體,動物和細節幾可亂真、嬉戲中的怪物,以及別的地方沒有的商店,只是別站起身來,這樣就不會淋到雨了。

應有盡有的市中心

德勒斯登市中心所有景點徒步就可到達。
德勒斯登市中心所有景點徒步就可到達。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Matthias Hiekel/dpa
把市中心宣傳成值得一看的景點,當然不會讓人立刻讓人產生興趣,但德勒斯登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把一群位在步行幾小時就能抵達範圍內的必遊景點聚攏在一起。於是,易北河岸上歷史悠久的市中心,茨溫格宮(Zwinger)的腹地上,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櫛比鱗次,例如森佩爾畫廊(Sempergalerie)、麥森陶瓷收藏館都在此落戶,森佩爾歌劇院、從前的薩克森宮廷以及建於十九世紀的國家歌劇院,從以前薩克森州選帝侯以及國王居住過的城堡,包括從舊城的小街「明茲巷」(Münzgasse)、通往新城市場(Neumarkt)那座著名的巴洛克式的聖母大教堂岔出來,易北河邊那條年代久遠的舊城林蔭大道「布呂爾平台」(Brühlsche Terrasse)。 藝術愛好者將可在同一區找到所有渴望一見的東西:收藏有西斯汀禮拜堂(梵諦岡宗座宮殿內的天主教小教堂)聖母像,諸多轟動一時的藝術作品,國立藝術收藏館;二零一九年發生,至今尚未破案的綠穹珍寶館(Grüne Gewölbe)竊盜案之後,遺留下來的少數幾件珍品的歷代畫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歷代薩克森選帝侯與國王的珍藏品,任君選擇參觀。過了奧古斯特橋(Augustusbrücke),看到金色騎士雕像(奧古斯特二世騎馬雕像)後便進入了新城區。從一九四九年開始,這座橋冠上了保加利亞的共產黨員格奧爾基・迪米特羅夫(Georgij Dimitroff,1882-1949,保加利亞總書記)的姓名。毒舌人士無不堅稱,熱中性愛的奧古斯特在過橋時看見了一個美艷的女人,於是對他的馬車夫說了„die-mit-druff“,其實另有所指(把她也帶過來)的暗語 – 幾百年前他就對日後改變橋名有了貢獻。一九九零年以後,這座橋又改回原名,叫做奧古斯特橋,而德勒斯登恰如其分的,許多年以來保有德國生育率最高城市的頭銜。

城市面貌

柏林的小菜園或者在慕尼黑裸泳:我們與你們一起探索德國的城市 – 也翻轉刻板印象。我們描繪與城市圖像密不可分的典型地方、團體以及事件 – 勾勒出新面貌,藉此使一或兩個既定的說法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