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藝術節
柏林戲劇匯演

Volksbühne
蔡柏璋

每年五月,柏林都會舉辦空前盛大的戲劇匯演(Theatertreffen),從德語系國家中遴選十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到柏林演出。今年筆者很幸運地在台北歌德學院的贊助下,欣賞了多齣劇碼。德國劇場的舞台、燈光設計之精練華麗,在強大的美學支撐以及充裕補助下,水準之高無庸置疑。今年入選的作品裡面,針對當前歐洲最熱門的議題:難民潮、文化融合、種族衝突…等,都有多面向的呈現,筆者最喜愛的作品前三名為:
 
Der Die Mann
在奧葛斯堡(Augsburg)出生,慕尼黑學習戲劇的導演侯伯特・富里緒(Herbert Fritsch)執導的《Der Dei Mann》,是根據奧地利詩人作家Konrad Bayer的文本改編。在這齣戲裡,達達主義(Dadaism)的美學在本劇中被發揮到淋灕盡致:語言不過只是一個聲音,文本的意義也只是附屬品,達到一種偶然又隨性自然的境界。開場巨型的旋轉舞台上面擺著不成比例的偌大石階和鮮黃色的巨型留聲機,七位默契絕佳的演員在台上極具風格又不失幽默的演出貫穿全場,音樂性極其豐富,是一部娛樂和美學兼顧的上乘作品。

筆者觀點:
這部戲的開場我是掉著下巴看的!旋轉舞台每轉一次,七位演員就精準地、以幾近舞者的肢體能力在台上停格不動,力與美掌控恰到好處,完全打破語言的藩籬,光是視覺和音樂就讓人樂得合不攏嘴。拜達達主義之賜,《Der Die Mann》是今年少數「語言意義性」非主導的作品,或許也因如此,讓學習德文幾近疲勞轟炸的我,更能直覺式地欣賞本戲富饒聲光的美學呈現。

The Situation
馬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i)劇院繼去年《共同境地》(Common Groud)後,今年再度受邀柏林匯演的節目,同樣由以色列才女導演雅葉.洛能(Yael Ronen)執導。把長期在中東的以巴衝突,移師到柏林的一堂德文課裡頭。在這裏,持有以色列護照的巴勒斯坦男人和跑酷運動員、以色列女演員、敘利亞的電影工作者、巴勒斯坦的黑人女性和同志德文老師史蒂芬齊聚一堂,從「你是誰」的基本德文問句破題開場,以幽默的方式讓演員以半自傳的方式在舞台上血淋淋的呈現當今德國社會的縮影。讀者們要是對這個導演有興趣,千萬別錯過今年九月即將在台北受邀上演的《共同境地》。 

筆者觀點:
我幾乎是從頭笑到尾,因為這些移民的處境以及利用德文課的學習進程命名每一景的導演手法,完全切中我此時此刻在柏林的心情。這種想要融入當地又困難重重的心情,真的只有外地人才會懂。即便本戲在種族融合的議題討論上仍處於很表面的探討,但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自土耳其裔藝術總監上任後,非常有心地透過作品來探討當代移民議題,以藝術來為社會融合盡一份力量,這樣的轉型令人樂見。
 
Effie Briest
導演克雷門・席恩克內希特(Clemens Sienknecht)以及芭芭拉・布爾克(Barbara Bürk)將這部十九世紀末,由德國寫實主義作家特奧多爾·馮塔納(Theodor Fontane)的悲劇《艾菲・布里斯特》場景轉變成七零年代的電台廣播室,透過節目「布里斯特電台」(Radio Briest),用極為風格化和嘲諷的方式,在原本充滿悲劇性的故事中和隨性輕鬆的七零氛圍裡,找到一種富饒趣味的平衡。讓原本沈重的故事變得輕盈,又不失其反思的力量。
 
筆者觀點:
很多德國朋友聽到我看了《艾菲・布里斯特》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天啊,你是怎麼熬過來的?這本書我們從前在學校唸書時都要讀,無聊死了。」但偏偏我看這部戲的時候一點兒都不覺得沈悶!這就是導演厲害的地方啊,他找到兩種看似矛盾(原著中十九世紀的保守肅穆V.S.七零年代的自由隨性)的時代來敘事,卻意外地融合。加上現場樂團演奏及以廣播室為主體的空間,演員在「聲音」上面的炫技和表現更是娛樂性十足,在如此的反差下,女主角所經歷的荒謬淒涼更被凸顯。
 

  • Museuminseln 蔡柏璋

  • Berliner Festpiele 蔡柏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