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嘉年華
瘋狂的第五季節

科隆街頭嘉年華
科隆街頭嘉年華 | 照片 (剪影):© picture alliance / Oliver Berg / dpa

德國人平時可能給人嚴肅和充滿紀律的刻板印象,但一年一次,至少共和國裡有一部分可是瘋狂到不可收拾。德國最瘋狂節慶須知。

在嘉年華時刻迷途於德國狂歡節勝地,可能對眼前所見感到十分驚訝:扮裝成小丑、鬼魅或是獨角獸的愚人在街上歌唱跳舞,好幾公里長的花車在市中心漫步,酒館人滿為患。平常的工作生活靜止,而碰巧在此地的人只有一個選擇:一同慶祝。

為期三月的嘉年華:第五季節

德國嘉年華的起源十分多元:日耳曼人在此時驅逐冬季鬼魅,羅馬人則在農神節(Saturnalien)讓主人與奴隸同桌享用大餐。基督信仰流傳開來之後,特別在以天主教為主的區域,則是想要在大齋期到來前好好地慶祝。狂歡節(Fastnacht)和嘉年華(Karneval)這兩個詞可能也是來自那個時代(從拉丁文「Carne:肉」以及「vale:告別」演變而來)。今日的嘉年華可以說是在每個領域都沾上一點邊:一場寒冬裡氣氛歡愉的街頭慶典,一種表現對權威的反叛,但最主要的是慶祝生活並儘情享受。
 
傳統上,狂歡節勝地主要在萊茵蘭,包括科隆、杜賽爾多夫以及美茵茲,還有位於德國西南部的施瓦本–阿勒曼尼區。但是從南部的巴伐利亞到北邊的布蘭登堡,在德國許多其他地方,一年一度的嘉年華也是不可或缺的。對許多人而言,嘉年華(Karneval)的地位崇高—根據地區不同也被稱作狂歡節(Fastnacht或是Fasching)—所以這段時期也稱呼為「第五季節」。從十一月十一號開始,一直持續到大齋期開始,也就是復活節前七周。
 
認為嘉年華屬於生活態度一部分的人,自稱「愚人」(Narren)或是「小丑」(Jecken)。喜歡慶祝,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而且有點瘋狂的人,是個「丑」(jeck)人。嘉年華時,愚人以當地用語互相問候:在科隆說「Alaaf」,在杜賽爾多夫、美茵茲和黑森則是「Helau」,柏林人喊「Hei Jo」,布萊梅人用「Ahoi」,這只是幾個例子。(想要線上聽嘉年華問候語的人,可以點選此處

小丑數到十一:開幕式在十一月十一日十一點十一分

十一月十一日科隆老城區的嘉年華開幕式
十一月十一日科隆老城區的嘉年華開幕式 | 照片: © picture alliance / Horst Galuschka / dpa
每年的十一月十一日,在盛大的露天活動裡開始新季度的嘉年華盛會。嘉年華王子和王子夫婦的統治時期正式開始,一直持續到聖灰星期三,管理瘋狂的喧囂。科隆甚至選出三人執政團:傳統上由男性扮演王子、農夫和少女,每個季節表演次數可多達四百次。
 
此期間,就算在萊茵蘭的街道上看到穿制服的人也不必感到驚訝:他們通常屬於嘉年華協會的傳統隊伍。早在十九世紀初期,在科隆就成立了第一批嘉年華協會。制服是基於拿破崙軍隊的衣服,他們在一八零一到一八零三年佔領了萊茵河左岸。萊茵蘭人直到今天嘲笑軍紀。科隆甚至有同志嘉年華儀隊「粉紅火花」。
 
嘉年華協會組織嘉年華會議,在狂歡節期間展開盛會,國家電視台甚至播放部分會議。當地的音樂團體在這裡表演——光在科隆就有數百個不同風格的樂隊製作方言音樂,還有進行諷刺性政治演說的講者(Büttenredner,德語Bütte:狂歡節時用的桶形講臺,Redner:演說者)。早在中古世紀,「老百姓」便可以在狂歡節期間批評上位者,不必擔心受到處罰,而今日嘉年華會議核心在於嘲弄政治。 

市長交出鑰匙:街頭嘉年華會開始

對所有愚人及小丑而言,嘉年華的高潮在二月,從天主教大齋期前六天開始:女人狂歡節(Weiberfastenacht或是Altweiber)為街頭嘉年華揭幕,一直到聖灰星期三前一天晚上結束。
 
這一天由女人掌權:不管在街上、工作上或是輕軌列車裡,男人最好小心為妙。打領帶的男人,必須做好領帶被愛好慶祝的女性毫不猶豫剪斷的打算。公司裡的女性員工在十一點十一分也會衝到主管辦公室:現在停工,開始慶祝。
 
在許多城市裡,市長在十一點十一分時象徵性地將權力還給民眾,把市政府鑰匙給狂歡女性或是當地的嘉年華機關——當然只有接下來六天。

 

  • 美茵茲又唱又笑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Andreas Arnold / dpa

    美茵茲又唱又笑
    嘉年華期間,嘉年華協會舉辦大型會議,有音樂演出、有趣而且通常具有政治性的演說、舞蹈以及樂隊表演。從一九七三年起,美茵茲嘉年華協會合辦的會議「美茵茲又唱又笑」也在國家電視轉播。

  • 杜賽爾多夫小丑霍普迪茲(Hoppeditz)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Federico Gambarini / dpa

    杜賽爾多夫小丑霍普迪茲(Hoppeditz)
    十一月十一日季節開始時,從杜賽爾多夫市政廳前的芥末鍋裡升起的小丑霍普迪茲發表了一篇辛辣的諷刺演說,市長則在市政廳的陽台展開評論。

  • 科隆三人執政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Oliver Berg / dpa

    科隆三人執政
    王子、農夫和少女組成科隆三人執政團,在嘉年華期間正式統治瘋狂的民眾。每年從嘉年華協會裡重新選出的三個角色由男性扮演。三人執政團也在女人狂歡節十一點十一分為街頭嘉年華揭開序幕。

  • 萊茵蘭儀隊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Sven Simon

    萊茵蘭儀隊
    規模較大的萊茵蘭嘉年華協會有自己的儀隊,大部分包括舞蹈、音樂甚至是騎士團體。他們的制服和表演諷刺所有與軍事相關的事物。特別有趣的是他們一起「翹屁股」(Stippeföttche)的時候:兩個儀隊隊員背靠背,屁股噘起來互相磨蹭。

  • 施瓦本–阿勒曼尼狂歡節的木雕面具 照片:© picture-alliance / dpa

    施瓦本–阿勒曼尼狂歡節的木雕面具
    施瓦本–阿勒曼尼地區稱狂歡節扮裝者為Narrenhästräger,以表現力特別突出的面具聞名,面具通常為木雕,被稱作「Larven」或是「Schemen」。面具呈現典型的地區人物或是神話角色,甚至會一代接一代流傳。

  • 美茵茲大頭娃娃 照片:© picture-alliance / dpa / dpaweb

    美茵茲大頭娃娃
    有名的「大頭娃娃」(Schwellköpp)是美茵茲狂歡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達二十五公斤的紙頭套呈現美茵茲著名人物的諷刺畫版本。他們出席所有重要場合,玫瑰星期一時也會在街上遊行。自一九二七年以來,已經大約有三十個人作為紙頭套永生不朽。

  • 杜賽爾多夫玫瑰星期一遊行的主題花車 照片:© picture-alliance / Henning Kaiser / dpa

    杜賽爾多夫玫瑰星期一遊行的主題花車
    杜賽爾多夫舉辦的玫瑰星期一遊行,緊追在規模最大的科隆和美茵茲之後。雅克·蒂利(Jacques Tilly)打造的主題花車,以辛辣惡毒的政治諷刺聞名。

  • 羅威納愚人跳步遊行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Patrick Seeger / dpa

    羅威納愚人跳步遊行
    施瓦本–阿勒曼尼狂歡節最有名的遊行之一是羅威納「愚人跳步遊行」(Der Rottweiler Narrensprung)。大約四千名戴面具的人在兩天裡穿越歷史悠久的老城區。羅威納愚人跳步遊行和其他地區遊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只有當地的愚人行會的人物才能參加。

  • 萊茵蘭的舞孃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SvenSimon

    萊茵蘭的舞孃
    在德國嘉年華裡很少有機會看到穿著清涼的森巴跳舞女郎,但這裡卻不缺迷人舞孃。嘉年華協會的舞孃(Tanzmariechen)以特技聞名。她們站在舞蹈軍官的肩上穿越街道,也會在空中被拋來拋去。

  • 慕尼黑的市場婦女舞蹈 照片:© picture-alliance / Sueddeutsche Zeitung Photo

    慕尼黑的市場婦女舞蹈
    慕尼黑不太流行在街道上慶祝狂歡節(Fasching),而是在大禮堂裡舉辦盛大狂歡節舞會。穀物市場上的「市場婦女舞蹈」為嘉年華告一段落,跳舞的女士穿著自己縫製的衣服。

  • 迪特福特中國狂歡節 照片:© picture-alliance / Armin Weigel / dpa

    迪特福特中國狂歡節
    位於巴伐利亞的迪特福特從一九五零年代開始,便有中國人穿越大街小巷。根據中古世紀傳說,當時迪特福特居民躲在護城牆「萬里長城」後面,逃避埃赫施塔特(Eichstätt)主教的稅官,稅官便把那些居民稱作中國人。迪特福特在「荒唐星期四」搖身一變成為「巴伐利亞中國」,還加冕了一位皇帝。凌晨兩點鐘,小丑叫醒巴伐利亞中國人,叫他們加入大約有五十個團體的巴伐利亞.中國遊行,其中包括皇家中國蒸氣浴或巴伐利亞.中國國家足球隊。

  • 布萊梅森巴 照片:© picture-alliance / Ingo Wagner / dpa

    布萊梅森巴
    以基督教為主的德國北方並非有名的嘉年華勝地。但是這裡卻有真正的巴西Feeling——而且在二月。自一九八六年起,布萊梅和大約三萬五千名觀眾一起慶祝全歐洲最大的森巴嘉年華。

  • 科隆的鬼魅遊行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Jan Knoff / dpa

    科隆的鬼魅遊行
    科隆的鬼魅遊行起源於一九九一年,當時玫瑰星期一遊行由於波斯灣戰爭被取消。在取而代之的反戰爭遊行活動裡,政治示威者和參與嘉年華派對的人一起在市區遊行。從此之後,每年在嘉年華星期六都舉辦具有當前政治議題的鬼魅遊行。只要裝扮嚇人,就可以加入看似無政府主義的遊行行列。許多鬼魅用標誌或者服裝譴責政治弊病。

掙脫既有角色:以扮裝作為生活方式

參加街頭嘉年華必須扮裝,每個人在接下來的六天裡可以扮演新的角色。創意沒有界限,除了受到天氣因素的限制之外。服裝必須在外頭保暖,但在酒吧或俱樂部慶祝時又不可以太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愚人有好幾套服裝,有些人甚至擁有專門的地下室收藏衣服。
 
施瓦本–阿勒曼尼地區慶祝狂歡節的方式和萊茵蘭嘉年華大不相同。那裡會用恐怖人物驅逐冬天:惡魔、神話角色、巫婆和「野人」在街上橫行。典型的是大部分用木頭雕刻、精心打造的面具。被稱作「Narrenhästräger」的扮裝者不會更換服裝,每年都穿上一樣的衣服。

嘉年華花車遊行:糖果和政治

街頭嘉年華時,德國到處舉辦花車遊行。每個鄉鎮或市區舉辦自己的遊行,音樂和舞蹈團體、嘉年華協會、社區俱樂部和學校扮裝步行,或是有專門建造的花車穿梭街道。對小朋友而言特別棒:遊行團體對遊客丟糖果(Kamelle,狂歡節用語),不過鮮花和絨毛娃娃也會被拿來當作丟擲道具。
 
規模最大,也最聞名的遊行在玫瑰星期一時於科隆、杜賽爾多夫和美茵茲舉行。擁有將近一百個團體的隊伍有數公里長,持續一整天。但玫瑰星期一的遊行不僅僅是要慶祝而已:杜賽爾多夫的主題花車以辛辣的諷刺出名,而科隆和美茵茲也以批評的眼光投向政治和社會。每年大約有上百萬名遊客來到科隆的玫瑰星期一遊行,一共發出好幾百噸的糖果。雖然玫瑰星期一不是正式假日,很多公司還是給員工放假。

「聖灰星期三時畫上句點」:鬼魅遊行和焚燒人形娃娃「Nubbel」

科隆市裡焚燒人形娃娃活動
科隆市裡焚燒人形娃娃活動 | 照片:© picture alliance / Federico Gambarini / dpa
嘉年華並不總是多采多姿:在艾菲爾山附近的小鎮布蘭肯海姆,星期六晚上,鬼魅和扮相恐怖的人物征服了這座城市。在科隆,黑暗的角色也在「鬼魅遊行」(Jeisterzoch)時教導行人恐懼。只要裝扮嚇人,就可以加入鬼魅遊行的行列。嘉年華週六時,鬼魂、骷髏、吞火魔術師和鼓隊在夜晚的街道上漫步。
 
最後的嘉年華夜也同樣陰沉。聖灰星期三前,嘉年華期間所犯下的罪行最好趕快被遺忘。稻草人形娃娃「Nubbel」變成代罪羔羊,在周二晚上在科隆酒館前被焚燒。在帶著中古世紀氣氛的儀式裡,裝扮成祭司、僧侶和劊子手的人物把過去幾天犯下的可恥罪行全部怪罪到「Nubbel」頭上。一但「Nubbel」燃燒殆盡,人們的罪行也贖完了,嘉年華告一段落,聖灰星期三開始。